□本报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发表了上任以来首次国情咨文。和以往相比,本次咨文显得有些“官样文章”,措辞较为平和,但仍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咨文着重强调反腐与爱国主义,强调稳定、民族主义和“精神价值观”,对国内反对派和“外国势力”继续加以抨击,并具体罗列出包括“政界人士不能接受境外财务支持”等限制措施,强调俄“将在国际舞台与试图制造混乱的势力相抗衡”。他指责俄罗斯社会“精神纽带缺失”,强调将把维护稳定当作首要任务并呼吁“团结”,还特别重申将努力摆脱对资源经济的依赖,为商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纵观咨文,其所提要点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缺啥补啥”类和“有啥说啥”类。
前者包括大谈反腐、商业环境,以及政治团结和稳定。近年来俄罗斯国内对上层腐败问题怨言较多,贪腐横行、权力寻租肆无忌惮,以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涉过多,令俄罗斯国内投资环境不断恶化,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给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普京在经济上厉行改革、大展拳脚,实现经济转型,构成严重威胁,而反对派对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二人转”及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表现出强烈抵制的态度和行动,且事实证明,普京虽仍有相当高人气和控制力,但较以前已褪色不少,甚至一贯以为自豪的偶像光环和强健体魄也今不如昔。“缺啥补啥”,在咨文中谈反腐,说团结,强调经济转型和鼓励商业、保护投资,针对性不言而喻。
后者包括继续强调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精神价值观”。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逐渐多元化,思想也更趋活跃,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社会认同性变差、年轻人出现“价值观分裂”和“信仰彷徨”等现象,对此某些人认为是正常现象,并指出正是因为俄罗斯社会仍然存在“精神压迫”,才会出现诸多不正常现象,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系“人心不古”所致。对此,1999年普京上台后采取了“两手抓”的对策,即一方面使用民粹武器,唤醒俄罗斯人根深蒂固的“大国情结”,另一方面乘资源价格飙升的东风,用“资源红利”安慰被“一步到位”的经济改革弄得焦头烂额的普通俄罗斯人。然而如今今非昔比,“资源红利”在全球经济深陷衰退之际已开始后继乏力,而经济结构转型又步履维艰,“大国情结”在国际博弈现实面前也得失参半,甚至失大于得,在这种情况下,普京只能转而“有啥说啥”,少谈虚无缥缈的“红包”和“大国尊严”,多谈容易见效的“精神原子弹”,也是顺理成章的。
普京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最大的担心是“不稳定”,而最大的使命,自然是维持稳定——确切地说,就是维持自己继续执政的稳定,“缺啥补啥”也好,“有啥说啥”也罢,目的都不外乎此。
不仅如此,咨文平和语言中同样绵里藏针,在强调“团结”的同时,仍旧把不肯“团结”的那部分反对派直接划入“和外国势力勾结”的行列,纳入“试图制造混乱势力”范畴,这等于在说,不管持任何主张和立场,只要肯“团结、稳定”,换言之不威胁普京地位,就毫无问题,否则,自己瞧着办吧。
作者系旅居加拿大的中国专栏作家,《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有较深研究。
责任编辑:duyu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