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青春心向党的思想内核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加强“引领力”工作综述
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安徽共青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坚持高举旗帜、守正创新、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在群团改革中正本清源、重塑机理,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五年来,在省委和共青团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省委立足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定位,始终牢记和践行“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通过开展“青字号”理论宣讲浸润青年心田,通过树立青年榜样引领青年向上向善,通过提升“网上共青团”建设水平让青春思政触手可及,不断引领青春心向党、奋斗趁年华。
黄山市少先队员深情演绎《黄山之巅的美丽守护》
合肥市少先队员手绘红色故事连环画
青年理论宣讲浸润心田
传播青年之声,凝聚青春力量。安徽共青团深化实施“青年讲师团”计划,培育塑造青少年精神素养,扎实开展青年主题文化活动,秉承走“青年路”、说“青年话”、有“青年感”的理论宣讲理念,以青春“正能量”传递党的“好声音”。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团省委汇聚优势资源,以组织化、互动化、分众化、网络化为工作指导,深入校园、车间、乡村、社区、机关、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持续抓好大学习、大宣讲、大宣传,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各级团组织和青少年群体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安徽共青团共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七千余场,线上线下覆盖一百余万人次。
突出“组织化”,部署各级团干部上台讲。去年11月23日,团省委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备课视频会议,进行示范宣讲,明确任务标准。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三千三百余名团干部上讲台,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四千两百余场次。团蚌埠市委举办微宣讲比赛,邀请专业宣讲员到场指导,有效提高团干部备课能力水平。安庆市基层团干部走进田间地头,用鲜活的故事、通俗的语言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突出“互动化”,组织青年讲师团深入讲。2019年3月,我省在全团率先成立省级青年讲师团,目前共有青年讲师省级166人、市级800人。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讲师团通过小范围座谈、专题研讨、主题沙龙等方式,力求讲出青年味道、回应青年关切。截至目前,省市青年讲师团开展宣讲2600余场,线上线下覆盖24万余人。团淮南市委开展“党的二十大·淮南青年说”巡回宣讲160余场,打造了“青年理论学习沙龙”品牌;团宣城市委多次邀请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成员开展宣讲,现场参与人数近2000人。
突出“分众化”,推动各领域青年接力讲。面对各类型青少年群体,宣讲内容各有侧重。全省青联、学联、少先队和团属社会组织依托青联思享汇、青年榜样进校园、红领巾巡讲团、功能型党支部等工作机制,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交流4600余场次。安徽工业大学团委组织大学生宣讲团成员参加“荟灵茶座”,与校领导面对面交流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阜阳市少工委组织“红领巾巡讲团”成员进行巡讲比武展示,开展巡讲120场,覆盖少先队员1.5万余人。
突出“网络化”,动员优秀宣讲员线上讲。着眼扩大新媒体矩阵辐射效应,设计推出党的二十大主题文化产品,通过即时推送、在线直播、接力互动等手段,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新媒体、全媒体,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团蚌埠市委制作播出《珠城青年说》视频节目,邀请青年讲师团成员结合本职工作讲述青春奋斗故事。团砀山县委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说”系列视频,体验式分享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义。
青年宣讲跟其他宣讲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青年”二字。五年来,安徽共青团开展“放飞新时代青春梦”“扬青年之声 颂百年华诞”“百年风华正茂 青春接续奋斗”等主题宣讲活动,探索党的理论“青年化”阐释的新模式。
安徽工业大学在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区举行草地读书会
安徽省优秀青年事迹分享会
青春榜样引领向上向善
“叔叔,您对着松树在写什么”“小朋友,我正在写迎客松监测日记”“迎客松还有日记”“那当然。每年我都要陪伴它三百多天,日记里写得最多的话就是‘无异常’,也只有写下‘无异常’我的心里才踏实”......去年9月25日,黄山市少先队员深情演绎的《黄山之巅的美丽守护》,在安徽省第三届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守松人”的故事再次打动很多人。
去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点赞,对他们继续发挥好“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在该市团员青年、少年儿童中迅速引发了“我们都是收信人”的热烈反响,熠熠生辉的“好人精神”从黄山之巅照耀到了“大黄山”建设的新征程上。
4月22日,在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全国青联助力乡村振兴大会上,27岁的阜阳青年徐旭东线上分享科技种粮的梦想。他的爷爷徐淙祥是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种粮标兵,于去年6月27日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徐旭东自小在爷爷的农田里长大,2018年大学毕业返乡成了合作社里最年轻的“新农人”。在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的青春分享会上,徐旭东总会讲述如何从爷爷手中接过种子和梦想,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感染并激励无数乡村青年。
5月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马晓云等30人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航空工业沈飞某型舰载机研制罗阳青年突击队等19个青年集体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其中,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张晨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1985年出生的张晨,13岁双目失明,后成为国内首位盲人声乐硕士,曾获国际声乐公开赛一等奖。她热爱特殊教育事业,点亮残障学生的心灯;热心公益,经常参加关爱留守儿童和帮助农村地区教师成长的志愿服务活动。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积极选树“青年五四奖章”“向上向善好青年”“优秀青年志愿者”“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十佳百优大学生”“新时代好少年”等,发挥青少年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我省不断有青年和青年集体受到国家、省级表彰,他们听党号召、跟党奋斗,把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人民共命运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镌刻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服务、应急处突的火热实践中,忠诚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充分彰显了不负青春、不负韶华的时代担当。
此外,安徽共青团联合省委组织部等实施“青马工程”,形成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高质量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打造286个“全省共青团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和“全省少先队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缅怀先烈、学雷锋等主题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网上共青团触手可及
“当代青年是什么样子?朝气、热烈、张扬、叛逆?和100年前追求真理、热血救国的青年相比,他们变了吗?是否还能一心向党、奉献家国,接续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带着疑问,我们寻访各行各业的安徽青年。百年归来,热血仍在。既是他们的坚定作答,也是时代的恒久回响......”去年4月,团省委庆祝建团百年原创视频《你的样子》,在全省“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上首映,便感染了无数安徽青年,刷爆了安徽青年的“朋友圈”,全网点击量突破6000万人次。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着力构建活力四射、影响广泛、触手可及的“网上共青团”,矢志打造学习和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沿阵地。目前,团省委16个新媒体平台粉丝量突破2000万,微信公众号先后被中宣部、中央网信办评为“优秀理论宣讲公众号”和“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安徽共青团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在哪里,团的建设和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的重要指示精神,进军青少年聚集的网络空间,切实提升“传播力”。加强对全省团属新媒体矩阵建设工作统筹,确保统一步调、形成合力,从机关、高校、企业中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成立省青少年新媒体中心;团结凝聚近百名青年网络骨干、正能量大V组建省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切实整合网络正能量资源。
为唱响领航青少年的网络旋律,切实提升“引导力”,安徽共青团新媒体矩阵始终紧跟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策划选题,引领广大青少年投身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从“点燃青春火炬 传承五四精神”到“向上吧!吾是安徽青年”再到“亮身份 重温入党誓词”等,近五年,由团省委制作、点击量过百万的话题、直播等就有六十多个,形成借势发力、顺时发声的有效工作经验。
打造滋养青少年的网络产品,离不开时尚元素的加持以及特色精品的“影响力”。为提升面向青少年理论宣讲的实效,安徽共青团着力推进实施宣传思想产品化战略,引入前沿技术和时尚元素,综合运用动漫、短视频、H5等手段,以鲜活生动的视听体验,为青少年提供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文化盛宴,例如,每周一期的“青年大学习”“红领巾爱学习”主题团(队)课,以视频和H5形式呈现,每期不超过8分钟,由青少年主播领学,对“硬内容”进行“软表达”。截至今年4月,我省共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171期,参加人次达3.5亿,有效增强安徽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此外,团省委紧盯“打造具有安徽共青团特色的文化精品”目标,每年推出海报、漫画、视频、音频等文化产品百余个。近三年制作的纪录片《一支永不撤走的青年医疗队》、微电影《安徽青年跟党走》、动漫视频《试翼》等一批原创产品,总播放量突破1亿,部分产品被共青团中央重要直播活动采用,被网友们誉为“一集正三观”。
□本报记者谢婷婷
夯实联系服务青年之基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提升“组织力”工作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共青团来说,建设什么样的青年组织、怎样建设青年组织是事关根本的重大问题”。共青团生来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初心不忘本,是共青团接续奋斗的政治立场,建好组织、管好组织,积极发挥组织职能,广泛凝聚青春力量是形成共青团磅礴战斗力的基础和源泉。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夯实团的基层基础,不断推动组织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组织覆盖持续扩大,团组织增幅83.5%,非公企业团组织增幅200%,社会组织建团数量提前完成共青团中央翻一番要求。深入推进县域共青团改革,6个试点县(区)获评全国优秀等次。在全团率先建立县级团委常态化列席同级党委常委会工作机制。完善“一专一站两联”建设,16个团市委全部建立专委会,团代表联络站实现县域全覆盖......
玉汝于成千帆过,春风化雨百炼钢。光鲜亮丽的成绩背后依靠的是严谨高效的组织、实心实干的基层、坚定有为的团干部、敢为先锋的团员。
深化改革 激活动能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组织实施“团青组织聚力行动”,深入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真抓见实效。“虽然一直扎根基层,但是能够成为团区委挂职副书记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2018年,汤恒云因为改革契机,成为团宣城市宣州区委挂职副书记。汤恒云表示,自己不仅是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改革的受益者。“挂职团干部来自基层、企业等各条战线,与普通青年距离更近,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身作用,通过实践引导、激励青年奋进,帮助青年向上向善”。
在各级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省市县三级团组织共同努力,安徽省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纳入党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3月,全省16个市、89个县(区)确定将县域改革纳入同级党委深化改革2023年工作要点;99个县(区)成立了以县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团的工作骨干力量明显增强。全省104个县(区)中,82个县(区)团委编制内工作力量配备率达到100%;23个县(区)团委成立青少年工作专业化机构,增加工作力量89人;36个县(区)团委成立直属事业单位,增加编制141名。团的各项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全省104个县(区)全部建立县级团委书记常态化列席同级党委常委会工作机制;16个市全部建立对县级团委班子工作考核以及向县级党委反馈机制;85个县(区)建立党建带团(队)建“四个纳入”机制。县(区)全部成立教育团工委,93个县(区)团委负责人进入同级教育工委或党委教育领导小组;104个县(区)全部建立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团的社会化动员能力有效提升。全省54个专委会、104个团代表联络站进一步彰显政治功能,赋能基层,形成合力;全省各乡镇(街道)建立青年之家实体平台2265个、覆盖率100%。县级团委主导、联系的青年社团由改革前786个增至1474个,增幅87.5%。深化共青团改革氛围更加浓厚。市县两级团委一体化推进改革,各县(区)推荐报送改革案例43篇、改革动态1130余条,累计出台改革相关制度性文件650余个。改革以来,“皖青先锋”公众号“县域改革”专栏发布改革典型案例35篇,宣传报道改革动态528篇。“团建头条”先后11次发布安徽省县域改革工作信息,团省委、宿松县、临泉县先后在共青团中央“基层改革沙龙”作典型发言。向共青团中央推荐优秀改革案例18篇,向省委办公厅报送《全省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调研报告》。
非公团建 创新格局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绝非一句空话。加强新兴领域的团建工作,不断扩大基层团组织覆盖率,坚持党建带团建,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同时,推动团建促党建,全面深化非公领域团建,安徽共青团开创了非公团建的新格局。
2020年5月27日,安徽首家便利店行业非公团组织、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的安徽邻几便利店有限公司团委正式成立。
据悉,邻几便利店有限公司是安徽省便利店行业领导品牌之一,累计开设近400家门店,其中28周岁以下青年职工超过1200人。该公司团委成立后,其下辖的20余个市团总支、各片区团支部、全部门店团小组也正式挂牌成立。同时,该公司依托各门店同步挂牌“青年之家”,以门店“青年之家”为依托,导入共青团资源,打造联谊交友、普法维权、志愿服务等16项服务,利用邻几“青年之家”的布局优势,助力全省商圈楼宇非公团建。
“便利店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绝大部分都是青年。”团合肥市蜀山区委负责人表示,加快便利店行业团建工作,延伸团的手臂和触角,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工作、推进新时代社会化治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邻几便利店建团是安徽共青团抓非公团建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团安徽省委主动争取省委组织部、省委非公工委支持,努力“以党建带团建、提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质量”“以非公企业为切入、提升推优入党工作覆盖面”,积极发挥共青团的政治功能。2021年5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全面推进“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的实施意见》,为深化非公领域团建提供政策支撑。截至目前,全省行业系统和非公领域累计建立1.3809万个非公团组织。
团队发展 量减质升
安徽共青团在大力推进“自上而下”改革的同时,充分激发基层首创精神,把改革实践触角伸入神经末梢,鼓励基层一线大胆尝试、锐意改革。天长市首试“积分制”入团在全团产生积极影响。
2021年上半年,团天长市委深入该市41所初高中、职业学校,调研新形势下团员发展工作的瓶颈,听取镇团委、校团委的意见,结合上级团委要求,创新本地团员发展新机制。在全市范围内试行当年团员指标数分批入团机制,每年上半年“五四”前后、下半年“十一”前后集中开展团员发展工作。根据入团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和发展现状等,动态调配当年团员发展指标,确保优秀学生积极入团,入团的学生素质过硬。试水“积分制”入团之后,发展程序更严格,档案管理“一人一档”,建立了团籍管理流转线上线下数据库,实现新发展团员信息录入率、准确率、有效率100%。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严格入团标准,加强团员发展调控,积极畅通推优入党、推优入团渠道,全省新发展团员计划数减少58%,团员发展实现量减质升。强化团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创新丰富方式手段。进一步严肃团内纪律,依规稳妥开展违纪违法团员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工作。加强学生团员档案的管理和转接,年度学社衔接率均保持98%以上。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推进少先队组织改革创新,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建设,深入推动职称评定“双线晋升”工作,提升少先队工作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履行好“全团带队”职责,建设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共青团组织力进一步夯实。
活力基层 坚固堡垒
共青团的活力来自基层,加强基层建设是共青团履行自身职责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深化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内容。
2023年3月31日,以“汇聚组织活力,展现青年风采”为主题的安徽省高校“活力团支部”“活力社团”在安徽艺术学院举行颁奖典礼。自2022年9月以来,全省2119个团支部和社团参与活动。通过校内选树、校级展示、省级展示等,评选出60个在“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贡献度、改革味、好作风”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高校团支部,35个在“思想引领、学术科技、创新创业、文化体育、志愿服务、自律互助”等方面成绩优异的高校社团,为进一步推动全省高校基层团支部、学生社团规范建设和活力提升提供样板支撑。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致力青联、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走深走实,组织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2022年5月6日,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116个版的《安徽青年报?庆祝建团100周年特刊》出版发行。《特刊》承载50多位省市党委主要领导的勉励与希望;百余名团干部发表署名文章;16个市、高校、行业、企业共青团亮点特色工作;青年学生写下入团故事;老团干深情讲述共青情结......厚重而惊艳,这是重大节点的重大策划,在全团引发强烈反响。
安徽青年报社新闻中心负责人表示:“一份报纸致青春,以百余版面集中展示安徽共青团青春风采全貌,实际上是一次集体大练兵,整个实践是对安徽共青团系统组织力、行动力、执行力的一次大检验,事实雄劲地证明了安徽共青团系统强大的组织力、协调力和号召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大抓基层改革的同时,始终不忘自身建设。五年来,团安徽省委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强化,议事决策机制不断完善,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各级团的领导机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得到显著增强。
新征程上,安徽共青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拓展完善工作格局,以共青团组织体系贯通工程为牵动,着力搭建更多开放包容平台,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组织体系,增强政治功能,深化组织改革,为持续提升团的组织力提供坚强支撑和制度保证,为美好安徽建设接续贡献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张华
紧扣服务青年工作生命线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服务青年发展工作综述
共青团只有扎根青年,才能永葆青春活力;只有全心全意服务青年、促进青年发展,才能真正扎根青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青团“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履行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政治责任,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
近年来,团省委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要求,始终心系广大青年,认真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把促进青年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以服务凝心,用发展聚力,使共青团始终成为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始终成为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
扩大皖青“朋友圈”
2019年11月,《安徽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公布,明确提出,要把青年发展摆在全省工作全局中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从青年思想道德、青年教育、青年健康、青年婚恋、青年就业创业、青年文化、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年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给青年工作指明了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
同时,建立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纵深实施《安徽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加强青年发展指标统计监测和课题研究,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这种自上而下、层层部署的制度设计,无不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青年一代的亲切关心,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
去年,安徽农业大学一群“00后”大学生迎来了学生时代的高光时刻:历经五载艰辛,他们利用白蚁共生菌成功研制出防治植物病害的“青霉素”,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新型农用杀菌剂试验成果得到了市场的检验与认可,让这支年轻的团队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科研的独特魅力,以及收获“果实”的无比香甜。
“挑战杯”“创青春”“青苗杯”......五年来,安徽共青团不断优化各类赛事平台,成功承办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举办青年企业家论坛、动漫大赛、商贸考察、大学生重走革命路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长三角各界青年广泛合作交流,积极扩大安徽青年“朋友圈”。
促进皖疆皖藏青少年交流,持续拓展项目援助、考察培训、志愿服务等帮扶举措。促进港澳台和国际青年交流交往,实施香港大学生寒暑期安徽实习、“皖台青年创富交流营”等项目。加强新兴青年群体联系凝聚,夯实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展统战联络工作。
争当时代新青年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入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一项项荣誉的取得,背后是23年的坚守与奉献。
作为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青年卫生志愿者扶贫(乡村振兴)接力计划自1999年启动以来,公开招募省直、市直医院青年骨干组成服务队奔赴基层,开展医疗、预防、教学等志愿服务,形成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这在全国是首创。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在锻造这一卫生志愿服务“金招牌”的历程中,领导者、组织者、志愿者、接受者等各方良性互动,逐步形成了一套富有活力的工作机制,可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从而大大提升了其品牌内涵。这些年,青年卫生志愿者们从基层回来,也将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带了回来,感召更多青年医生投身志愿服务。同时,很多医院孵化了自己的志愿品牌,实施志愿服务的“自选动作”,进一步放大卫生志愿服务的效应。
“青年卫生志愿者的经历对我影响太大了。”2001年到长丰县造甲乡从事卫生志愿服务、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李树锦说,自从长丰县回来后,他和很多青年医生一起,投身于该院“春香爱心团队”,接续打造新的志愿服务品牌。
建功新时代,青春正当时。安徽共青团牢记嘱托,动员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创优创效,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能大赛等“青”字号品牌工作。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皖美·青春”生态环保品牌,广泛开展“五个绿”行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五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组建青年突击队9364支,注册青年志愿者419.7万。培育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172个,举办“振兴杯”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十九届,授予安徽省青年文明号集体595个,授予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445位,授予安徽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227个集体。
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施青年助力计划,围绕生产、人才、教育、公益等重点领域,引导青年返乡入乡建功立业,在全团率先开展“我的青春在家乡”网络直播。
马郢村史馆、情圆农场、创业者部落、移风易俗馆......去年此时,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90后”合肥青年王义强出现在直播间里,带网友线上游览马郢村的特色乡村旅游点和创业打卡地。充满朝气的乡村美景吸引了120多万网友在线参与,直播间里热闹非常。
让返乡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吹号手,去年5月以来,团省委以“我的青春在家乡”为主题,开展线上直播活动。八期直播视频在“安徽共青团”视频号推出,受到广大青年热捧,总观看人数突破891.2万人次。
3月25日,2023“春暖皖江”安徽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系列公益招聘会在安徽新华学院拉开帷幕
2023“春暖皖江”安徽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就业系列公益招聘会现场特别设立“简历义诊专区”
2021年8月27日,安徽省第31(32)期青年卫生志愿者培训暨送行仪式在合肥市举行
2019年4月29日,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年联合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安徽省新疆籍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组,联合开展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皖疆青年融情交流活动
扶弱助难团来助
4月10日上午,合肥小伙王宁来到一家电商企业报到入职,他是在2023“春暖皖江”系列公益招聘会上找到这份工作的。“招聘会上,我和用人单位当面沟通,相互看对眼了。我会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工作。”王宁说。
“春暖皖江”系列招聘会是安徽共青团的一个品牌活动。今年招聘会现场特别设立“简历义诊专区”,邀请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免费为大学生“诊断”求职简历,辅导简历填写、制作。从2004年至今,团省委已连续20年举办服务青年就业系列招聘会,累计组织3余万家企业提供岗位13万余个,深受我省高校毕业生好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为此,安徽共青团努力提升就业服务实效,实施“千校万岗”行动、西部计划、扬帆计划等,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以就业帮扶和提升社会化能力为重点领域,实施六个促进大学生就业专项计划。支持青年群体自主创业,全力做好青年留皖创业、返乡创业服务保障工作。
同时,探索帮扶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机制,在全团第三方监测中位居前列。五年来,建成青年之家实体阵地2576个,围绕城市融入、创业就业、婚恋交友等领域广泛开展活动。
不遗忘任何一个身处困境需要组织关心的青少年,为他们提供常态化、接力式的帮扶,是共青团服务青少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去年,家住蚌埠市龙子湖区施家洼社区的事实孤儿小亮(化名)迎来了人生的改变。社区党、团组织上门走访时,每个人的内心都被孩子的苦难家境所触痛:早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去年又突发疾病离世,只剩奶奶和他相依为命,接连的变故让这个原本开朗的男孩变得自卑又沉默,成绩一落千丈。社区制订了一对一帮扶计划,依托各类节日活动和上门慰问的契机,通过家常聊天、快乐健身、心理咨询、共度节日等措施,帮助小亮融入社区大家庭。
定期帮扶教育困境青少年是龙子湖区施家洼社区的工作重点之一,作为省级“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创建试点单位,该社区将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和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纳入年度工作总体规划,构建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模式。
办实事、解难题,为青春护航。龙子湖区是各级团组织不断健全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体系的缩影。五年来,安徽共青团加强12355等维权阵地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禁毒、自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畅通青少年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创新发展新时代希望工程事业,五年累计筹款8480万元,资助各类困境青少年1.9万名。围绕落实“双减”政策,用心用情开展少年儿童关爱服务,巩固拓展“情暖童心”“红领巾微心愿”“七彩假期”等服务项目。
□本报记者张仲磊
□配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傅军摄
树牢中心观大局观工作导向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提高“大局贡献度”工作综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广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
省第十四次团代会以来,我省共青团立足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定位,奋力答好青春建功的时代答卷,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施展才华、奋发进取,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凝聚青春力量、贡献青春智慧,不断提高大局贡献度。
第十届“青苗杯·工商银行”安徽省项目资本对接会在合肥市举办
创新“加速器” 汇聚“青能量”
首期“青创会客厅”现场
2023年2月底,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一改两为”会议精神,切实为青年就业创业办实事,为青年创业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团省委在合肥市蜀山区“科大科里科气科创驿站”举办首期“青创会客厅”,来自政府、高校、企业等各领域青年代表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引领青年文化创新”两大主题畅谈困惑,共享“解题”之举。
随后,我省各地共青团积极响应,芜湖市推出“创业芜优”“青创会客厅”系列活动,为芜湖市担当“副中心”贡献青春力量;马鞍山市首期“青创会客厅”“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青年就业,引领青年创新;蚌埠市将“青创会客厅”与青年人才家乡行之岗位青年专场活动相结合,通过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为青年创业创新赋能添力......青春洋溢的“青创会客厅”正成为安徽共青团打造服务青年“双创”的又一新品牌。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聚焦“创新安徽”的建设,促进青年积极创新创业。围绕全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组织青年在经济发展一线主动作为。实施安徽青年科技创新“攀登计划”,系统提升“创青春”等孵化催化功能。打造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安徽青年版,强化共青团科创赛事的应用导向和场景驱动,重点面向初创型企业生产经营需求,依托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和“挑战杯”赛事平台载体,引导全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及广大在校大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培育创新能力、攻坚核心技术、实现成果转化。
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八届,每年吸引全省十万余名大学生参与,培育出了一批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涌现了一批如科大讯飞刘庆峰、东超科技韩东成等优秀青年企业家。安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自2010年启动以来,累计吸引创业项目1万余个、创业青年2万余人,涌现出了“羚羊早安”等一批优质创业项目。
为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团省委拨付皖北地区青年创业贷款财政贴息3430万元,扶持青创项目2500个。整合各类资源,推进和完善“四体系一平台”,最大限度释放青年创新创业动能,形成创业青年活跃、创业成果迸发、创业氛围浓厚的新格局。2021年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在合肥市启动,更多创意创造在安徽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扩大“朋友圈” 融抱长三角
作为华东腹地,我省拥有多种战略机遇,这也为安徽青年施展才干、实现梦想提供了绝佳的际遇和广阔的舞台。
近年来,安徽共青团积极引领广大青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搭建长三角地区青年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2019中国长三角青商高峰论坛在合肥市举办,沪苏浙皖四地团委签订《三省一市团委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首批长三角地区青年企业家产业协作共同体,围绕创新创业、职业发展、文化交流、生态保护、权益维护等,与沪苏浙地区团组织加强交流,支持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长三角青年交流合作活动。
全国青联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在凤阳县举行
同年,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的重要活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青年创新创业项目人才对接会”在铜陵市举行,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四地青年代表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交流发言。一批长三角青商企业合作项目落地安徽,不断汇聚优秀青年企业家们的青商力量,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发挥省市团委牵动作用,通过各级青联等搭建桥梁,助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等工作。实施同心同根青春行动,积极参与构建新时代青年爱国统一战线。扎实开展皖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工作和青年外事交流活动。实施“皖美青春”伙伴计划,推动同心筑梦。
聚焦“开放安徽”建设,不断加强青年对外合作交流,深化长三角地区、中部地区青少年交流互访,支持青年社会组织跨区域合作交流,推动形成发展共谋、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促的区域一体化青年工作格局。
2022年11月,酝酿了两年多的长三角青年动漫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芜湖市亮相,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上海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我省芜湖市四个赛区三百余家企业和创业团队参赛,最终21个项目团队挺进决赛。2023年4月,长三角少先队交流活动在我省滁州市举办,通过专家主旨发言交流、少先队社会化品牌项目展示、少先队校外活动观摩等形式,共同研讨推进长三角地区少先队工作改革创新等举措。
未来,安徽共青团将继续当好桥梁纽带,扩大开放“朋友圈”,主动融入长三角,为“开放安徽”建设汇聚青年力量,注入更多“活力元素”。
激活“青力量” 乡村建新功
2018年8月17日,我省青年卫生志愿者在太湖县江塘乡医疗扶贫。
“我的祖辈都是农民,我对农村有感情,所以毕业后决定返乡创业”。2022年9月,“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获得者、凤台县返乡创业青年王杰在直播间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大学毕业后返乡养猪的故事。从去年5月开始,团省委联合省委宣传部在全团率先开展“我的青春在家乡”网络直播,先后前往长丰县马郢镇、池州市贵池区、凤台县等地探访投身乡村振兴的优秀青年代表,用青年喜爱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带动更多有志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青年先行。五年来,安徽共青团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施皖美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开展“活力乡村”基层团组织建设、“魅力乡村”青年人才培养、“繁荣乡村”涉农创业扶持、“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文明乡村”乡风文明宣传、“和谐乡村”困难群体帮扶等,围绕生产、人才、教育、公益等重点领域,引导青年返乡入乡建功立业,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青年创新创业方面,团省委联合省委组织部每年命名一批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5年累计培育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园)172个。针对农村团建工作,积极推动成立县域农村合作组织团工委,吸纳青年家庭农场主担任镇村两级团干部。乡村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和认定一批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联合省农委推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发掘培养乡村工匠、农村职业经理人、非遗传承人等乡村人才。对于青少年生态环保工作,组织开展青少年植树统一行动,支持各级团组织建设青年林等示范性绿化项目,组建“美丽我家园”青少年环保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保护母亲河 争当‘河小青’”活动。
今年是团省委和省卫生健康委发起并实施青年卫生志愿者扶贫(乡村振兴)接力计划的第24个年头,一批又一批青年卫生志愿者,赴基层开展医疗、预防、教学等志愿服务,形成定期轮换、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不仅为偏远地区的百姓带去康复希望,也为们留下一支永不撤走的医疗队。这一探索系全国首创。
4月22日,全国青联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在凤阳县小岗村召开,全国及省级青联委员、专家学者代表、长三角地区农业农村领域一线青年等汇聚小岗,共话乡村振兴。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蔚然成风。
投身“主战场” 勇当最先锋
五年来,安徽共青团动员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创优创效,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能大赛等“青”字号品牌工作,推动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作为一项群众性、实践性、品牌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自1994年启动实施,成为共青团服务国家建设、推动行业发展、促进青年成长、弘扬文明风尚的一面青春旗帜。近30年来,一批批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的青年文明号集体不断涌现,一批批忠于职守、岗位建功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
广大青年立足岗位创先创效
“振兴杯”安徽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十九届,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职业技能竞赛已然成为提升青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
通过“伙伴计划”联系各类青年社会组织,重点在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艺体育等领域建强县级团属青年社会组织。持续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发挥青年突击队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参与大型赛会、文明创建等领域志愿服务。全省各级团组织组建青年突击队9364支,注册青年志愿者419.7万。
五年来,安徽立足共青团实际参与建设“城市大脑”,配合打造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全面实施社区青春行动,动员青年到社区报到,引导青年有序参与基层协商和治理实践。加强社区少工委建设,完善校外辅导员等工作机制和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积极配合“双减”政策实施。引导青少年自觉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皖美·青春”生态环保品牌,广泛开展“五个绿”行动。
□本报记者程榕娟
□配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傅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