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目标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把毕业生就业作为解决师生急难愁盼典型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将高质量就业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压实责任、凝聚合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校上下目标统一,责任明确。建立“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校级专班)—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职能部门专班)—二级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院系专班)”三级工作机制,形成“校领导包学院、院领导包专业、辅导员包班级、专业教师包学生”工作体系,构建“校级统筹、院级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格局。全校上下高效联动,每两周召开一次通报会,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分析研判当前的工作重点和难点,研讨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就业工作激发活力、增添动力、汇聚合力。
拓展资源、增加岗位。要求各二级学院按不低于毕业生人数50:1标准,协助校领导完成访企拓岗任务,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学校落实访企拓岗任务83家。主动邀请地方组织、经信、人社、国资等党政机关,组织企业进校开展招聘工作,共组织3800家企业进校招聘,提供岗位近4万个,参与学生1.3万人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强化指导、抓实帮扶。用好“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教育部“24365就业平台”等网络学习资源,持续扩大就业指导覆盖面。加强精准指导,围绕就业信息获取、个人简历撰写、求职面试技巧、签约履约事项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咨询,不断提升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强化分类指导,开展就业创业、考研、考公等公益性讲座,惠及学生超6000人次。辅导员上就业指导课270次,帮助学生化解焦虑情绪、提振就业信心、维护就业权益。专业教师指点学生修改求职简历、分享就业信息,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困难毕业生帮扶台账,努力为毕业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护一生”。
持续推进、有效保障。深入推进“百日冲刺”活动,确保招聘平台“不打烊”、就业服务“不停歇”。根据“2+N”要求持续召开招聘会,确保“天天有宣讲、周周有组团、月月有双选”。及时召开就业工作专班会议,专班工作人员做到五清: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同时把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做的早一些,细一些,深一些;就业工作专班围绕就业的问题“翻箱倒柜”找方法、找路子,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推进”,做到“既把脉、又开方”,为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张贤益 凌明亮)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