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一串动人的音符

2023-12-01 13:51:48   来源:安青网

 一串动人的音符

《郭因研究文选》为“他堪称人民的美学家”做出了生动注解

 □杨益军

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绿学·从原点到未来——郭因研究文选》

“郭因同志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美学家,而且是一位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19年前我第一次阅读了他的著作《艺廊思絮》,就觉得他的思想深邃,文字优美,使我这个对美学完全外行的人初步懂得什么是美学......从郭因做过的很多事情看,他堪称人民的美学家。”二十多年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欧远方曾在《郭因——人民的美学家》一文如是说。

安徽文艺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绿学·从原点到未来——郭因研究文选》(本文简称《郭因研究文选》),收入了欧远方等四十多位各界人士对美学家郭因的研究文章,众多客观而又精彩的评说,为欧远方先生“他堪称人民的美学家”做出了生动的注解。

1926年出生的郭因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美学家,也是目前我国健在的年龄最长、影响较大的当代著名美学家。他曾被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杰出美术史论家”称号,皇皇十二卷《郭因文存》被称为“全国美学界的重大成果和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因其大量卓有成就的著述和在中国美学领域广泛的社会影响,郭因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和媒体追捧的热点人物,大量出版物和媒体对美学家郭因的研究和报道文章在数百篇之上,形成了一道较为别致的文化风景。如果说半个世纪以来,众多出版物和媒体对郭因的研究、报道是一首文化交响乐,那么《郭因研究文选》),则是这首交响乐中最动人的音符了。

(一)

《郭因研究文选》开篇收入了安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该书主编李春荣两年前在郭因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致辞(代序),李春荣在文中写道:“1998年,时任安徽省副省长汪洋评价郭因先生:‘其首倡的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理论,以天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人的身心之间的三大和谐为核心,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同时,绿色理论坚持来源于现实生活,贴近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为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城镇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经过十多年的丰富和发展,郭因美学理论已成为安徽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为我省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让自己的血跟人民的血流在一起,哪能写出属于人民的、惊天动地的血的诗。”年近百岁的美学家郭因从山是山,水是水的原点出发,经历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又到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境界。他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学术担当,向美学的珠穆朗玛峰攀登,一路荆棘、一路繁花,最终走到了光明顶上。

安徽省绿色文化和绿色美学学会原会长何迈在题为《从绿色的原点走向绿色的未来》长文中写道:“郭因举一面绿色旗帜走路,当一名绿色艄公弄潮,推一块绿色巨石上山,播一把绿色种子下地。”“郭因先生的大智大勇,在于他一生爱美、求美、发掘美、研究美、宣传美、捍卫美。然而他不同于前人和他人的地方,还在于他坚持在美学研究中,既不唯上、唯书,更不唯古或唯洋,而是唯实、唯优、唯精、唯未来、唯创新。他几十年如一日,总是以一个探索者的眼光观察世界,以一个求是者的态度研究问题,以一个跋涉者的步履往前赶路。因而他看了人之未看、求了人之未求,说了人之未说,写了人之未写,著了人之未著。”“正是他,曾经用散文诗、哲理诗的形式,写出了轰动美学界、大学校园的美学著作——《艺廊思絮》。正是他,曾经同样用散文诗哲理诗的形式,就政治、哲学、历史、人生和文艺等方面的问题,写出了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关于真善美的沉思刻痕》。正是他,曾经以自度散曲为表现形式,以评论《红楼梦》等为创作内容,写出了独具一格的著作——《红楼梦人物咏》。正是他,曾经创造性地写出了《中国绘画美学史稿》和《山水画美学简史》,不仅填补了美学史研究中的空白,而且为绘画界提供了提高绘画创作水平的理论武器。正是他,曾经写出了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中形神论问题的专著《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以灼见真知独辟蹊径解决了长期困扰画界创作的‘形似’与‘神似’的难题。正是他,曾经创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份关于技术美学的刊物,引进与宣传技术美学,而《技术美学》的出版与发行,一时间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技术美学的研究,在中国大地兴起了技术美学的研究热潮。正是他,曾经主张把美学应用于广泛的生产、生活领域,并创办了有关组织进行实践活动,一举打破了美学界的沉闷,促使美学走出书斋而走进火热的生活。正是他,曾经提出了大文化、大美学,进而提出了绿色文化、绿色美学,不仅第一次融合了文化与美学,而且使美学由远离生活至走近干预了生活,从而使美学的发展获得了勃勃生机......郭因先生并不是一个热衷追求‘伟大’‘显赫’‘了得’的人,而是一个普普通通、不辞劳苦的拓荒者、开创者、建树者,当然更是一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寻常百姓、平民学者、平民美学家。”

(二)

安徽省美学学会原会长陈祥明在题为《郭因的人文关怀与绿色美学建构及其当代意义》长文中写道:“郭因美学属于现代美学范围,具有强烈的当代性,郭因继承了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人所开创的现代美学传统,并从一个新的维度将它大大推进;郭因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美学中国化,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现代化,将外来哲学与美学民族化,并将它们融通及至融合起来;郭因美学理论比较恰当和确切地勾画了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审美视野与期待、审美理想与追求、审美活动的心路历程;郭因美学努力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统一、和谐,因此可能成为未来美学的重要生长点;郭因美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很大的包容性,自觉地努力将理性美学与感性美学综合起来,以形成新时代美学风貌。”

在陈祥明看来:“更难得可贵的是,郭因的美学尤其绿色美学不仅是‘当代人学’,说着‘现在与未来的人性话语’而且是‘民族文化学’,说着‘中国文化与美学自己的话语’。郭因美学在中国新时期美学园地自成一家,独具一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重视、所接受,绝非偶然与侥幸。”

“郭因的美学理论是一种大美学理论,有一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并形成郭因美学思想的理论轴心,那就是他的‘道中庸’而‘致中和’,即‘由中致和’的思想。”时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承华撰文诠释了郭因美学思想的理论轴心。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所原所长余秉颐撰文指出:“强烈的和谐精神是郭因学术思想之本,这种和谐精神来自郭因毕生对于天下和谐的热切向往和执着追求。追求天下和谐,体现了郭因的仁者情怀,体现了郭因的哲人睿智,体现了郭因的赤子之心,体现了郭因的无疆大爱!”

著名作家陈桂棣撰文强调:“中国古文化终结在安徽,我们不该忘了桐城文化;新文化的发轫也在安徽,我们不该忘了陈独秀和胡适二位先贤;而通向未来的文化亦兴起在安徽,这就是郭因先生的绿色文化。”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明居在《郭因绿色美学理论的哲学根源》一文中强调:“郭因先生是用美学家的眼光去歌咏绿色的,是用文学家的眼光去描绘绿色的,是用哲学家的眼光去透视绿色的,先生不仅揭示了绿色的生命精神,而且对绿色的生命精神做出了全方位的深刻剖析。”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张宪平撰文道出了肺腑之言:“捧读郭因的美学论著,犹如读一部美学的百科全书,由不得你不心潮起伏,情随文迁。时而满腔悲愤,时而欣喜非常,时而忧心如焚,时而心花怒放,时而忍俊不禁,时而心领神会,时而感慨涕零......”

安徽新华集团纪委书记郑圣辉撰文从深层次论述了“绿”是郭因学术思想的起点和目标,“和谐”是郭因学术思想的灵魂,“真、善、美”是郭因学术思想的真谛,“经世致用”是郭因学术思想的实践特色。

时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念孙在《郭因学术思想的“大处”和“小处”》一文中强调:“郭因先生的学术不仅能从大处着眼,为人类的未来发展设计出美好的前程,而且能从小处着手,为奔向那美好前程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扎实的努力。正是有了这些小处着手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努力,郭因先生为人类理想勾画的无比美妙蓝图虽然属于未来,却并不让人感到虚无缥缈、无法企及。”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刘继潮、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章飚在共同撰写的《哲人的睿智 诗人的情怀》一文中写道:“在安徽省绿色文化和绿色美学学会印出的《山高水阔——我的审美跋涉》一书,不仅收入了国内外学者对其《史稿》等论著的赞誉与肯定性文字,而且收入了对《史稿》的批评与否定性文字。这是十分引人瞩目和不同凡响的举措。这些文字,使研究者可以历史地、主体地去把握一位老学者学术成就的真实。郭因在学术上的自省和自察,令人感佩;对不同见解的宽容和大度,更体现出其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

安徽书画院副院长陈明哲撰文指出:“郭因先生的《山水画美学简史》探寻着人类精神栖息的家园和精神翱翔的天地。先生满怀欣喜地认为:‘明天的人类将生活在最最美丽的山山水水之中。明天的人类,将会创造出最最美丽的山水画。明天的人类,将会有最最理想的栖息精神家园和翱翔精神的天地。’正如郭因先生所期望的那样,我们的国家也正在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安徽大学教授王达敏撰文写道:“作为美学家,郭因早已闻名学界;作为散文家,郭因的创作几乎未被人们提起。究其因,是美学家的高大身影严严实实地遮蔽了散文家郭因。解读郭因的散文是一种艺术欣赏,解读郭因这个人也是一种艺术欣赏,而且是更高层次的艺术欣赏。郭因是一个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人,这样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自然要引起我们的格外重视。”

安徽省委统战部副厅级巡视员李传玺撰文强调:“郭因先生绿色美学是郭因先生学术独创性贡献的‘标配’,但如果读他更多的美学论著,就会发现郭因先生还是中西绘画美学比较研究的开拓者,这一开拓正是他的绿色美学思想得以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著名作家鲁彦周轰动一时的《天云山传奇》,影片中主人公就是从徽州山水走出来的郭因夫妻的影子。郭因曾在不同场合说过:“我是绩溪人。我是徽州绩溪人。我是绩溪牛。我是徽骆驼。”诚如安徽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汪振鹏在《绿色美学与徽州文化》一文中所言:“徽州文化滋养了郭因,孕育了郭因的绿色美学。绿色美学也丰富了徽州文化。”郭因作为胡适之后绩溪县的一代大儒,自然引起绩溪乃至徽州一批学者的追寻。

郭因同乡、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汪裕雄撰文写道:“读郭因的文章,总能使人贴近他的心,为其中的蓬勃的热情所征服、所感动,这种境界,自是我们一班久困书斋的书生难以成就而又欣羡不已的。”

黄山学院原党委书记汪良发和教授方利山共同撰写的《郭因绿色美学思想与徽州文化》,从深层次解读了徽州文化中的绿色美学、郭因绿色美学与徽州文化和绿色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资深媒体人胡跃华的《郭因与胡适——两代徽州文人的隔世情缘》令人印象深刻。郭因绩溪同乡石原皋的《闲话胡适》出版后曾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巨大反响,当初郭因为何对催生石原皋的这部著作给予坚定的支持?郭因为何把石原皋当成永生感激的大恩人?郭因和石原皋相互成就的佳话为何感人至深?郭因对胡适的认识和情感经历了哪些起伏变化的过程?郭因对于给胡适题写:“一代英才,迷误堪哀;风清日朗,魂兮归来。”引发的风波给出了哪些解释?胡跃华此文解开了众人心中的问号。

安徽日报原高级记者鲍义来在题为《绩溪两名贤——也谈郭因与胡适》文章中,对郭因为什么“早年对胡适敬佩,中年对胡适存疑,晚年对胡适基本肯定”的心路历程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考证和评说。他还挖掘和梳理了胡适和郭因的10个共同点,伴随一桩桩有权威来源的趣闻逸事,为人们研究胡适和郭因提供了较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成立短短十几年逐步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管学研究高端平台、学术高地,被评为“全国社联先进社会组织”“5A级中国社会组织”。一个位居颍上县城的研究会何以能在全国享有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龚武从郭因在管子研究会“当主帅‘友情出演’,做会长‘无为而治’,传‘薪火’功成不居”等三个切入点撰文讲述了令人对郭因肃然起敬的幕后故事。

展卷读来,《郭因研究文选》精彩之作此起彼伏!安徽大学教授、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宛小平和安徽财经大学教授吴衍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显元、时任安徽艺术研究所所长王长安、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周红兵等一批学者对美学家郭因美学理论从不同角度撰文做出的论述,值得再三品读。

(四)

掩卷《郭因研究文选》多日,这些动人的音符依然在耳边回旋。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在前不久召开的安徽省扎实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建设大会上强调:“努力将安徽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郭因研究文选》的出版发行,可谓正当其时!笔者建议:尽快成立郭因美学研究会,让当代著名美学家郭因学术成果在文化强省的进程中释放出更多潜在的效应和能量。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