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应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将幼小衔接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各方面准备。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因此,合肥市双岗幼儿园源水分园小班年级组于11月开展了“萌娃初长成 自理我能行”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为科学幼小衔接建立基础。
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幼小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在生活实践中能体验乐趣,增强自信。
我的衣服
随着孩子们穿的衣服逐渐增多,中午午睡各种穿脱问题也暴露出来:脱的衣服随便一放;衣服被穿反,有的索性坐在床上等老师帮着穿,有的拉拉链就是拉不上去......如何让孩子学会整理与正确穿脱衣服,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穿衣服
为了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小班的小朋友自己穿衣服,在穿衣服的同时,促进孩子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的性格。看小朋友穿的多认真呀!
叠衣服
老师通过图片支架帮助孩子学会叠衣服的方法。通过儿歌帮助孩子学习自己穿衣服的顺序和方法。
晒衣服
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经常会模仿大人做家务。这不,小朋友们动手又将自己的外套晒晒太阳啦!
我的鞋子
每次午睡起床后,孩子们的鞋子总是有穿反的情况。还有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穿鞋,你可以帮我穿一下吗?"鞋子作为孩子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从学步之日起,鞋子就以不同的质地、款式、作用等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况且,孩子们正处于生长阶段,脚下的鞋子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在更换着。如何让孩子学会正确穿鞋子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认识鞋子
首先,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小鞋子也有很多的种类。孩子们发现有的鞋有鞋带、有的鞋有魔术贴、有的鞋有拉链。然后,老师通过有趣的绘本故事《我会穿鞋子》,让孩子们认识并了解各种各样鞋子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穿鞋子
接着,老师通过教唱儿歌和现场示范活动向幼儿详细介绍了区分鞋子左右的方法。通过与老师的学习,小朋友知道了如何正确的穿鞋子!
我设计的鞋子
在美工区,幼儿尝试通过绘画、涂色的方法,画出了他们喜欢的鞋子,有蓝色的,红色的,还有彩色的······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和设计,完成了多彩的鞋子。
穿鞋子比赛
为了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于是小班组织了一场生活自理能力大比赛。首先我们分成了几组,小选手坐在小椅子上,将鞋子脱掉放在中间空地,当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指令后,幼儿迅速找到自己的鞋子,然后迅速穿上鞋子,穿好后立即举手示意为完成。
随后进行了亲子游戏“小脚踩大脚”,在这一环节里,宝贝要将双脚踩在家长的脚上,两个人手拉手或拥抱站立,听到口令后,家长带着宝贝向前冲,全程我们的小脚和大脚都不能分开哦~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看,我们的家长与宝贝默契配合,小脚踩大脚,喊着各自的口号,小朋友们紧紧抓住家长的手,咯咯咯地笑着,脸上写满了信赖与快乐。
家长建议
1.多提供机会,让孩子体验
别因为孩子小就替他包揽一切,相反,要为他创造更多的自理机会。比如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的时候,不要急着上去帮忙,而是让孩子自己思考和动手,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2.教给孩子有效的自理方法
孩子自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而家长要做的是帮助他们解决。比如穿衣服的时候,要先学会看衣服的正反,然后教会孩子怎样把胳膊伸进去,再怎样把衣服穿端正。
3.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因此在家里,家长就要为孩子树立起榜样来,家长也同样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也要时刻提醒着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理念。
生活自理是孩子走向独立的起点,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从孩子们每天自己穿脱衣服开始,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感、自信心,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助力。
(杨伊)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