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池州学院赴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中心学校公益志愿服务队通过“小课堂”的方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围绕思想引领、文明生活、身心成长、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文化传承七大模块内容,为牛头山4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浸润式创新能力培养志愿服务。
“老师,东至花灯是东至特有的吗?”在实践期间,实践团积极弘扬池州非遗文化,开展了东至花灯、青阳腔等有趣的手工创意课。实践团成员徐浩然为同学们带来了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通过这种文化创意课程的开展,有助于孩子们对家乡的非遗文化有更加生动、形象、深刻的了解。
在支教期间,成员方凌旭带领同学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给学生们开设“共和国的旗帜认一认”“穿越一百年铭记重要时刻”“感受中国科技发展”等内容,向孩子们展示历史面貌,激发爱国心,铭记历史,激励他们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少年。
“老师,你们后天就要离开了吗,以后我们还能再见面吗?”“老师,有你们的陪伴我这个暑假过得好开心。”听到这些话,实践团成员曹洁温柔地看着同学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明年夏天我们还会再来的。”
池州学院赴牛头山中心学校公益志愿服务队由3名指导老师和10名在校大学生共同组成。支教团通过“小课堂”的方式,共开设100余节课,为留守儿童开展创新能力培养志愿服务。“我们希望可以把自己的一丝暖光照耀在孩子身上,让牛头山中心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快乐中成长”指导老师关旋说道。
(黄永锋)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