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专业知识和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暑假期间,皖江工学院“稻虾田里,葡萄藤下”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宿松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稻虾田里,“虾”起乡村振兴新动力
7月8日,实践团队前往下夹村稻虾生态基地,深入调研“稻虾共作”生长模式,运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助力乡村振兴。在稻虾生态基地负责人的介绍下,了解到整个生态基地占地面积约三百亩,年产量在十万五千斤左右,生态基地的道路两旁种有桃树和梨树等。在被问及生态基地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负责人联想到最近的暴雨天气,对果树和水稻都有很大的影响,自然灾害是稻虾生态基地发展规律的唯一不可控因素。
科技创新惠“三农”,蓄力推动振兴路。实践团队本着通过创新为龙虾的科学养殖作出贡献,将科技创新成果转换为乡村振兴效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民劳动收入,促进乡村环境保护,真正做到服务村民、振兴乡村,把第十一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项目虾路相逢—基于持续供氧的龙虾保活捕捉装置带到该地进行实地调研和探索试验,与稻虾生态基地负责人共同探讨该项目,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与团队成员一起放置设备,测量该设备的实用性。
葡萄藤下,“葡”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7月9日,实践团队来到了金坝葡萄产业园。这里的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与春色满园的葡萄交相辉映,“葡”写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新画卷。
实践团队参观产业园的现代农业种植基地,了解产业园葡萄高效种植方法,与果农们请教探讨今年葡萄的生长状况以及葡萄的产量情况。果农们热情地介绍道,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三百亩,种植品种大约有五种,其中包括阳光玫瑰、金手指等。同时,实践团队积极参与产业园的农事活动,躬身实践、扎根田间地头,体验施肥操作,对葡萄生长状况以及发展现状有了新的认识。
情系“三农”,共话乡村振兴路
稻虾生态基地及金坝葡萄产业园都是宿松县乡村振兴计划中的优秀成果,是对“三农”政策的有效回馈。“稻虾田里,葡萄藤下”乡村振兴实践团组织并策划了一场“情系“三农” 乡村振兴”主题分享会,团队成员2022级农业与资源环境专业李德斌与当地居民交流相关三农政策。
以爱筑梦,共筑乡村美好未来
7月10日早上,“稻虾田里,葡萄藤下”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宿松县下夹小学,为小学生开展“爱我中华 强国有我”宣讲会,团队成员鲁恩慧通过现场讲述和观看视频等方式,分享了叶挺、刘胡兰等革命烈士故事。他们稚嫩却又坚定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佩之情,革命先辈的精神将一直伴随着他们成长。
在活动的最后,实践团队成员同皖江工学院校团委组织宣传科副科长翟云霞老师与下夹村党总支书记潘玉峰、稻虾生态基地负责人吴畏一同举行了皖江工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仪式的最后,双方互赠锦旗,并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在下夹村党总支书记潘玉峰的见证下,与稻虾生态基地负责人吴畏完成挂牌仪式并合影留念。
至此,皖江工学院赴宿松县“情系“三农”促振兴,青年奋斗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成员们更加了解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新青年,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翟云霞 本网记者 张仲磊)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