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上市公司6家,居全国第5位;24家公司登陆科创板,居全国第6位......11月13日,在2024(第七届)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安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安徽资本市场的“成绩单”被反复提及。
“近年来,安徽大力推动‘科创+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断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全省资本市场规模持续壮大。”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会上表示,截至10月31日,安徽省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81家,实现16个地市全覆盖,数量居全国第7位,“安徽省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在培育上市公司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梳理发现,11月8日,位于合肥的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交所IPO过会;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意向书》,将于11月15日开启新股申购......近期,安徽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又取得一份新成绩。
而刚刚过去不久的10月份,仅仅1个月之内,安徽上市了3家企业:
10月11日,安徽强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矿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10月31日,合肥科拜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安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排在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山东之后,创安徽资本市场建设30多年来最好成绩。
从新增数量上来看,今年以来,安徽新增6家上市公司,增量从2023年的全国第7位跃居到第5位,仅次于广东、江苏、浙江、上海。
在6家新上市公司中,有3家企业登陆北交所。今年以来,新增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安徽与江苏、浙江并列全国第1位;新增北交所IPO过会企业3家,与浙江、江苏并列全国第1位。
拉长时间来看,安徽资本市场跑出了“加速度”。
2021年以来,安徽累计新增上市公司55家,比“十三五”5年新增量还多11家,增量超过同期的四川、福建,直接推动安徽成功实现赶超。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IPO后备资源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截至9月末,A股共有342家企业在IPO排队申报。安徽有15家,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等先发地区。
上市公司群体称得上是一个省份产业结构的“实力担当”,是省域产业发展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中坚力量。截至2023年底,安徽境内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企业占比51%,高新技术企业占比74%,专精特新企业占比46%。
多位资本市场领域的专家认为,安徽正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这也成为支撑安徽上市公司数量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
从高标准建设运行专精特新专板,到组建安徽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体系;从组建长三角(安徽)资本市场学院,到与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大规模举办全省万企融资对接活动,到联合深交所举办“并购六条”专题培训会......近年来,安徽抢抓全面注册制机遇,做好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工作,不断激发资本市场“安徽板块”活力。
当然,横向对比来看,与先发地区相比,安徽还存在一定差距,排在第6位的山东,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8家。同时,与身后的四川、福建等省份相比,差距只有几家,存在赶超与被赶超的可能。
标兵在前,追兵迫近。与会专家建议,安徽要抢抓资本市场机遇,坚持把培育壮大上市公司作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安徽板块”的重要基石,壮大耐心资本,发挥并购重组作用,激活资本市场潜力。
(本报记者 何 珂)
责任编辑:祁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