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为帮助引导广大家庭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我省积极加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推动各级各地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指导中心运行状况如何?能否满足家长需求?记者就此展开调研——

家教指导中心如何成为家长带娃“好帮手”

2024-12-26 09:08:11   来源:安徽日报

六安市金安区东市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阅读绘本故事。(资料图片)本报通讯员 田凯平 摄

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手工月饼。(资料图片)本报通讯员 陈五志 摄

编者按:家庭教育是“家事”,也是“国事”。日前,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执法检查,推动相关方面严格履行职责,进一步强化全社会“依法带娃”意识。本报今起推出“关注家庭教育”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探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为人父母不是生来就会,好家长也是学出来的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合肥市民曹园对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一直较为关注。她向记者坦言,带娃过程中的一些曲折,让自己意识到“为人父母不是生来就会的”。“想要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曹园说。

不过,在哪学?向谁学?对此,曹园较为谨慎。在她看来,近年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话题经常能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手机上经常能刷到家庭教育培训的短视频,很多明显是营销号的推送。”曹园表示,平时会在互联网上搜索关于家庭教育的信息,不过网络内容还是会让自己觉得不靠谱。

今年5月,合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后,给曹园“学习做好家长”提供了一个靠谱的去处。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是由合肥市教育局、合肥市妇联联合成立的市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其目的是“为全市广大家庭提供科学、专业、规范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和引导”。

“中心成立后,我们组织了多场家长指导和培训活动,报名场场爆满,大家看中的就是中心的正规与专业性。”合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谢曼君表示,官方身份背景,让中心一经成立就迅速获得了家长们的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均对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作出规定。相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有13个设区的市、92个县(市、区)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构建覆盖全省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府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宿州市埇桥区早有探索。2010年,埇桥区教育局就设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当地中小学校和家长提供相关服务。2020年,《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后,该区顺势而为,由区教体局牵头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

“相比之前的委员会,指导中心是一个实体机构,配有专职人员,开展工作更顺利。”宿州市埇桥区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余志刚表示。

对贩卖焦虑说不,家庭教育不能仅仅靠家庭

记者了解到,公共力量参与家庭教育的实践早已有之,我省各级教育部门、妇联组织等经常深入学校和社区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法律咨询、线上教学,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而各级家教指导中心成立后,在指导服务家庭教育方面能带来哪些新变化?

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孙瑞华认为,当前,家庭教育已经不是一个家庭所能承担的工作,而是一个需要细致的社会分工、相关方面充分参与的系统工程。“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一方面可为政府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职责提供有力抓手,另一方面依托这一平台,可以整合各方面资源,从而为家长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服务。”孙瑞华说。

“既然是专门的指导机构,就要做好专业储备。”合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谢曼君介绍,合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后,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项针对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调研,充分了解家长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围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解决儿童学习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发了8类家庭教育公益示范课程。

为了进一步下沉指导服务,合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前不久启动了合美万家“家长领航员”计划,首批招募了120位“家长领航员”,他们将定期或不定期在各个社区、学校积极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通过骨干引领,带动更多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在宿州市埇桥区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教师王艳梅看来,规范与常态化的服务,是公共机构的优势所在。王艳梅观察发现,如今家长们对家庭教育学习需求强烈,社会上各类宣传推广活动不在少数,但很多人在听课后并没有明显的获得感。“其实一些课程和讲座教的知识很难落地,对家长的指导意义不大,有些甚至出于营销的目的,故意贩卖焦虑。”王艳梅说。

曾经有一位女士找到王艳梅,反映自己上高中的女儿被诊断为重度抑郁。一番深入沟通后,王艳梅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该女士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网络上宣传“虎妈式”教育方式的内容比较认同,与孩子交流时,经常传递焦虑情绪,导致孩子压力过大。

在王艳梅的跟踪指导下,该女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改变了家庭教育方式,逐渐学会了倾听、理解和包容孩子,最终帮助孩子走出了抑郁。

挂牌子不等于有实效,共育机制还要理顺

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各地各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了不少,但很多是牌子挂上后,并没有开展相关工作。前不久,省人大常委会就家庭教育“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发现一些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存在运行不畅、开展研究和公共服务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情况,影响了精准有效服务。

“看起来中心是成立了,但仍停留在联席会议、指导委员会等形式层面,缺乏实际业务运行机构,工作很难落实。”某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一位负责同志向记者透露,该中心挂牌已近4年,但由于没有专职人员,也没有专项经费,日常工作根本无法有效开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多由妇联组织与教育部门联合设立,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部门间协调不畅问题。某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名义上由市妇联与教育局联合设立,但牵头负责日常工作的还是妇联组织,与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部门间缺乏有效协调,资源不能最大化整合,不利于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格局。”这名负责人希望,由妇联和教育部门共同发文明确机构定位,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在更大范围内统筹相关资源,真正形成工作合力。

除了体制机制因素,城乡间力量布局不均衡,也影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落地。一位镇中心小学校长坦言,由于农村家长外出务工较多,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多家庭更需要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过,专业的机构和人员多集中在城区,农村家庭接受指导服务的机会很少。”

对此,安徽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孙瑞华建议,相关部门应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资源和力量向农村地区倾斜。同时,组织专家开发相关网络课程,畅通农村家长学习渠道,补齐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短板。

(本报记者 范孝东)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