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等待16年,他为生命续航

2025-01-03 10:23:19   来源:安徽日报

2024年12月24日,室外寒风萧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采集室内却暖意融融,来自合肥市庐阳区的张其超在家人与红十字志愿者的陪同下,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为远方年轻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2008年,张其超在一次无偿献血时,看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宣传手册,一个朴实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浮起:“虽然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但假如有缘分,就可以救一个人。”于是在献血的同时,他留下了造血干细胞血样。

2024年11月初,正在广西出差的张其超接到合肥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此时他的心情十分兴奋,又有点担忧,高兴的是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担忧的是家人是否同意,以及如何从繁忙的生活中腾出时间,进行捐献。

“以前留样时是一个人,尚未成家,但现在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和家人商量一下。”于是,张其超拨通了妻子的电话,把自己希望捐献的想法告诉了她。妻子一开始有点担心,但后来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是通过外周血采集的方式,不影响身体健康,便支持丈夫完成心愿。

张其超是一家建筑公司总经理,工作较忙,经常奔波于合肥与广西两地。当他把此事告诉公司董事长时,董事长也很支持他:“这是好事。你放心回来捐献,工作的事我让其他人盯着。”

得到家人和单位的全力支持后,张其超没了后顾之忧。张其超在广西完成了捐献前的高分辨检测与体检,“就近尽快完成我的捐献流程,给患者留出更多时间。”张其超说,2024年12月18日晚,张其超回到合肥,很快办理入院,注射动员剂。“对我来说,就是献点血,躺几个小时的事;但对患者来说,很可能是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现在的医学很发达,捐献也很安全,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张其超说。

2024年12月24日中午,张其超顺利地完成了采集,成为合肥市第13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采集出306毫升饱含“生命种子”的混悬液,将被送给远方的患者,为生命续航。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