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才引智的浪潮中,江淮大地风头正劲。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在这片热土上更加具象化了。从年初“暖冬”更“暖心”的返乡热潮,到持续了一整年的青春实践,轰轰烈烈地唱响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旋律。从牢记嘱托智造转型的马钢青年,到“一带一路”上的开路先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榜样引领砺青春”的担当。从各地人才“引、育、留、用”的新路径,到遍地开花的“青年夜校”“人才驿站”新载体,扎扎实实地体现了“青年人才站C位”的城市“青合力”......这一年,我们用脚步丈量城市,将版面聚焦青年,探寻人才奔赴背后的“青春密码”。
★ 青春作伴好还乡 ★
“青心送暖,接您回家”“春节我在岗,陪您温暖过年”“您的微心愿,团团来实现”......犹记得,新年伊始,我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暖冬行动”,掀起“返乡热潮”。本报推出《“团”聚大学生寒假返乡建功》《“返乡热”从量变到质变》等报道以及《暖冬行动》等专刊,“暖冬”更“暖心”。
一年来,为深化青年学子家乡行活动工作成效,我省积极打造返乡实践、政务实习、企业实训、基层治理、“西部计划”乡村振兴专项、基层团组织兼职副书记等特色实践品牌,探索形成了具有共青团特色的“前置化、精准化、体验式”人才招引工作模式。《青春作伴好还乡》《打造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团”聚青春 建功宣州》等报道以及《实践正青春》等专刊,返乡的脚步越来越近。
青年是干事创业的生力军,也是一座城市的生机活力之所在。当越来越多的青年把社会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春最美的模样。
★ 榜样引领砺青春 ★
殷殷嘱托下,青春热烈回响。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宝武马钢集团(以下简称马钢)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把握自己的优势,顺应当前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在现代企业改革发展中,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四年来,马钢人,尤其是马钢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守钢铁报国初心,勇担制造强国使命,顺应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二次创业转型升级,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碧水向东流 钢城逐“绿”行》报道中,马钢青年华锋和马鹏的建功故事或许是很好的注解。
列车呼啸的背后,一面青年突击队的旗帜高高飘扬。经过1800多个日夜的鏖战、1800多个日夜的坚守,2023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印尼迈入高铁时代。雅万高铁不仅铺就了两国合作共赢的“幸福路”,更架起了两国人民双向奔赴的“连心桥”。今年五四前夕,中铁四局雅万高铁项目部青年突击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报道《“一带一路”上的开路先锋》走进这支青年突击队,聆听他们异国他乡挺膺担当的故事。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当有知识、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青年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必将引领城市走向更年轻更有活力的未来。
★ 青年人才站C位 ★
隆冬时节,阳光温暖而柔和,美丽黄山层林尽染、斑斓如画,争相发出“来黄山”的召唤。青年拥抱“大黄山”,青春共创新未来。前不久,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共青团齐聚一堂、共谋发展,签订大黄山青年工作战略合作协议,跑出大黄山建设的青春“加速度”。“‘大黄山’是新业态新经济新产业复合IP,需要各资源要素协同发展、跨界融合。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黄山’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呼唤着青年激荡创意、贡献智慧、挺膺担当”。本报《大黄山建设跑出青春“加速度”》《以高技能人才“活水”澎湃大黄山建设动能》等报道,预告了“大黄山”协同并进的青春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一年,除了报道各地联合发力招引人才的创新举措,本报还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了《幸福花山的“青春密码”》《青春建功大美和州》等人才工作专题,通过《青年夜校点亮别YOUNG夜生活》《一名青联委员活跃一个“圈”》等“小切口”撰写各地招才引智“大文章”,梳理总结各青年友好型城市如何坚持让青年人才站C位的生动实践。
当城市认同和尊重青年发展的优先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充分有效地吸纳青年的视角、利益和需求,那么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青年的吸纳力、吸引力和承载力也必然会不断提升,青年人群对城市的贡献力、创新力和创造力也会不断增强,从而实现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记者谢婷婷)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