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医疗资源扩容,为城乡居民打造坚强“医靠”;深化药品集采等改革,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夯实基层医疗服务,为老百姓的健康兜底......我省着力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持续深化医改,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安全感,让人们更多更好地享受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全部开诊运营
“本来想去上海看病,听说蚌埠也有了全国一流的肿瘤专家坐诊,赶紧过来,还是很方便的!”陶女士感慨道。当天她挂的是浙大二院安徽医院邱福铭主任的号,作为国内知名乳腺癌、肺癌和胃肠道肿瘤专家,邱主任的专业能力大大缓解了陶女士的焦虑。
邱福铭所在的浙大二院安徽医院,依托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打造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知名专家不仅带来最新的医疗手段和理念,也为皖北患者打通一条链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的通道。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大举措。2024年,我省获批的9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已全部开诊运营,在输出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的带动下,诊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均显著提升。
一面向外学习,一面苦练内功。2024年12月,省卫生健康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升级也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我省是第一批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2015年首创县域医共体,2019年又创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目前全省共组建了12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59个县(市)全覆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有力抓手,为群众获得更高质量、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保障。
近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召开会议专题学习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强省建设、医疗服务向农村覆盖、完善“三医”协同发展、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等重点工作,让百姓生活更有“医靠”。
去年737万人次享受“双通道”报销
芜湖市的王女士患有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我这个罕见病需要长期治疗才能控制病情,费用不低。被纳入医保后,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她欣慰地介绍,在医院购买“双通道”药品乙磺酸尼达尼布软胶囊,总费用2899.8元,医保直接能报销2401.03元。
近年来,我省医保部门不断完善门诊慢特病政策,2024年新增9种门诊慢特病病种,全省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达83种,其中罕见病门诊保障28种,均居全国前列。
大力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
目前我省已全面执行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528种国家谈判药品与竞价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2024年度全省有737万人次享受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双通道”医保报销,涉及药品总费用60.80亿元,医保累计报销40.54亿,进一步提高新药好药可及性。省医保局还积极开展医药集中带量采购,持续做好国家集采第九批药品以及人工晶体、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等中选结果落地,牵头开展28省份肿瘤标志物集采,组织开展中成药和颅内支架、取栓支架等10类耗材省级集采,节约采购资金超过2.9亿元。
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还需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截至2024年12月底,我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6253.31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在全国率先开展个人账户跨省共济试点,2024年全省职工医保个账共济700余万人次,共济金额13亿元。落实困难群众资助参保政策,分类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全省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监测对象参加基本医保240.18万人,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参保支出7.04亿元,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均达到国家要求的99%以上。
基层医疗服务为百姓健康兜好底
“妙手神针治百病,医德高尚仁者心”。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里,挂着不少这样的锦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基层卫生机构,对百姓健康起到“兜底”作用,日常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服务、预防保健服务等。
想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设特色门诊不易,三孝口街道不仅开了专治结节的中医特色门诊,还吸引了不少患者从外地慕名求诊。中医科的杨振永医生曾获评合肥市暖心中医、庐阳区“社区名医”,他说:“开设结节特色门诊后,主要采用‘经验方+针刺+按摩导引’的方法来治疗结节,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手段。”2024年度,三孝口街道中医科获评庐阳区“社区名科室”,全年中医诊疗量7万余人次,占总诊疗量的45.5%。
目前,合肥市共有乡镇卫生院81家、村卫生室11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12家,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馆。各基层医疗机构也积极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健康生活,通过开展中医义诊、调配中药香囊、订制中医药茶饮包等方式,努力探索“上工治未病”的保健智慧,兜底百姓健康生活。
■ 本报记者 陶妍妍
责任编辑:祁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