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乐谱、不懂乐理,可以创作音乐作品吗?省政协委员、安徽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黄凤霞的回答是:可以!
如今,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只要“投喂”足够多的提示词,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音乐作品就可以即刻完成。“人工智能能够充分挖掘文艺创作的深度、拓宽文艺创作的广度、提升其丰富程度。”黄凤霞表示,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可以实现跨学科的深度融合。
省两会开幕在即,黄凤霞准备将这一主题打磨完善后携带“上会”。
“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需要人工智能的灵感点化,人工智能文艺作品情感和内涵的缺失,文艺创作者可予以弥补支撑。”黄凤霞认为,文艺工作者与人工智能的“拥抱创作”,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最好方式。
虽然保持乐观情绪,但黄凤霞也不讳言人工智能对文艺创作带来的挑战。“相比于文艺工作者苦心孤诣地创作,人工智能通过精密计算、广泛抓取,实现了快捷高效输出,这毫无疑问,会挤压原创者的生存空间。内容上的同质化和侵权现象也制约了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发展。”
如何兴其利、去其弊?黄凤霞建议,可以在高校开设人工智能创作课程,加强文艺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让文艺工作者与人工智能取长补短、更好配合。
对于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伦理挑战和法律边界问题,黄凤霞认为,应加强人工智能文艺创作法律边界界定,保护创作权。“比如,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需注明出处,对于雷同或近似风格作品,人工智能要显示数量,这样大家就能明确作品的复制比,从而减轻或避免侵权存在。”
对于自己的履职工作,黄凤霞表示:“作为一名文艺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我将加强学习、扎实调研,广泛倾听一线心声,多提高质量提案,为推动我省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 本报记者 刘良慧
责任编辑:祁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