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财经 >正文

新能源入市背景下,电站技术的创新路径与展望

2025-01-15 14:08:41   来源:财经频道

新能源入市的浪潮汹涌而至,电站企业正面临着电量与电价双重不确定性的严峻考验。在这一复杂局面下,电站技术创新是否能成为破局的关键所在?近日,山东省出台政策,明确要求稳步推动新能源入市,并逐步提高其市场化交易比例。文件规定,2025年至2026年,山东省新增风电项目可自主选择全电量或30%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可自主选择全电量或15%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自2030年起,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将全面入市。作为新能源装机大省及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头羊,山东省的这一新政,或许能为我们洞察未来国家层面新能源入市政策的走向提供重要线索。

新能源入市重塑电站价值评判体系

曾经,发电量是衡量电站价值的唯一标尺,发电效率越高,电站的价值便越大。但在新能源入市的大背景下,这一评判标准已然不再适用。发电量的高低,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发电效益的最大化。正如在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身体天赋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对比赛的阅读能力和战术执行能力才更为重要。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纪振双也曾指出,新能源行业迫切需要以产品思维重构产业的技术生态,将产业研发的重心从硬件端向应用端转移。

阳光新能源的创新引领之路

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头部开发商阳光新能源率先行动,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创新范例。去年10月,阳光新能源对外发布了新能源电站「魔方」技术平台,这一举措在行业内率先定义了电站技术的概念。董事长张许成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新能源行业正经历从设备技术主导到电站技术主导的转变,这一转变要求产业上下游的企业都必须具备更强的产品思维。

以产品思维聚焦电站技术创新

秉持着产品思维,阳光新能源将电站技术创新作为应对行业变革的核心策略。在新能源加速入市的进程中,「魔方」平台的价值日益凸显,它不仅助力电站高效发电,更实现了电能的优质利用与有效销售。预测技术是这一切的基础与核心。清华大学教授鲁宗相曾公开强调,提升预测能力是电站技术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阳光新能源在光伏功率预测领域,基于传统预测模型,创新性地融入了全时组件排布辐照模拟、实时阴影模拟、实时地表反射等关键信息,开发出了机理模型与大数据模型融合的预测技术,成功将预测精度提升至90%以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破解电站“卖好电”的难题

在新能源入市的背景下,电站如何实现“卖好电”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交易电量与实际发电量之间出现偏差,这使得电站在市场中不得不购买大量高价电量,从而大幅增加了运营成本,甚至在某些局部时间段出现了亏损的情况。针对这一难题,阳光新能源开发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与应用场景相匹配的电价预测技术以及市场效益和损失建模技术。通过多模型和AI技术的综合应用,阳光新能源为电站装上了超级算力大脑,使其能够在运行和交易环节中进行精准决策,合理分配仓位,充分利用每一次市场交易机会,从而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数智化技术创新助力电站全流程降本增效

新能源入市所带来的挑战,并不仅限于电站的运营和电力交易环节,它还对电站开发的全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选址、评估到设计、建造,如何借助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成为了关键所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发布的《2024中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明确提出,要通过数智化系统技术创新,为电站全生命周期的降本增效赋能,最终实现电站从规划到运营的全流程无人化愿景。

阳光新能源在数智化技术创新领域同样成果斐然。「魔方」平台背后的iSolarSim、iSolaoRoof、iSolarBP、iSolarTool等一系列数智化软件,已经拥有了超过1万的用户,累计评估、设计的电站规模超过了100GW。以iSolarSim为例,这款软件成功填补了国内光伏实景发电仿真技术的空白。发电仿真作为新能源电站技术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电站的投资回报。iSolarSim基于海量数据库、自研核心算法以及三维仿真模型,对光伏电站及其周边的地理信息进行全要素耦合精准仿真,使评估精度提升了超过2%。同时,借助GPU千亿次光线追踪精准测算技术,大幅提高了仿真效率,家庭和工商业光伏仿真仅需10秒,100MW山地光伏的仿真也只需10分钟,效率提升了100倍以上。

展望电站技术创新的未来

新能源加速入市,预示着电站技术创新将迎来一个“爆发期”。目前,产业研发的重心正逐步从硬件端向应用端转移,用户思维与产品思维成为了行业创新的重要导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新能源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武器”。阳光新能源凭借其「魔方」技术平台,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优秀的创新样本。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新能源企业能够积极投身于电站技术创新的浪潮之中,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