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报告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上持续发力,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看点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报告摘登
做好今年工作,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是引领,要推进一批牵动性强的举措,努力取得实质性突破。做好今年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是基础性要求。
报告点击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左右。
看点
持续用力扩大内需
报告摘登
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统筹消费和投资,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报告点击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争取与消费券优化发放,带动新能源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
深入实施有效投资专项行动。完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抓好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开展制造业投资巩固提升行动,扩充实施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进一步提升“双招双引”质效。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体推进引资、引才、引技。协同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招引,聚焦市县重点产业集群,“一群一策”招引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扩大基金招商合作伙伴。
看点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报告摘登
坚持科技打头阵,锚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走在前列,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报告点击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建立省市联动的支持政策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高标准建设未来大科学城。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安徽范式,健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体制机制。全力推进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新培育科技领军企业10家以上。健全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以上。
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实施高峰学科对标晋级、“双一流”学科培育行动,推进特色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稳步扩大优质本科教育。加快省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加快发展新工科。
深入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优化提升江淮英才计划,深入开展“人才安徽行”活动,加快集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加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缺人才引育。
看点
加快建设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报告摘登
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加快“四链”融合、实数融合、两业融合,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
报告点击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优势领域为重点,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世界级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集群,高质量建设中国声谷、视谷、传感谷。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群,拓展“光伏+行业”应用。
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巩固提升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开展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支持工业母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医疗、航空航天、工业无人机等装备产业。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加强生物基材料、陶铝新材料、镁基新材料等推广应用。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建立未来产业专业化工作推进机制,在首批省级先导区落地一批孵化平台、产业项目和应用场景。完善技术遴选更新机制和产业培育链路,强化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功能。加快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制造集群、应用场景一体化发展。丰富“低空+”场景,培育省级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国家标准提升为引领,促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纺织等产业迈向中高端。创建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和园区,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两个全覆盖”阶段性目标。
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提档。加快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产业,建设一批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共性技术平台和供应链服务平台。推进服务型制造集聚区建设,推广定制化服务、共享制造等业态模式,培育两业融合标杆单位。
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实施数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化建设。“人工智能+”浪潮正劲,要加强通用和垂类大模型研发布局、迭代升级,扩大在工业、科研、教育、医疗等领域融合应用。
看点
扎实推进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报告摘登
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取得一批示范性改革成果,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报告点击
提升国资国企改革质效。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健全国有企业主责主业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负面清单,强化覆盖子企业的穿透式监管。深化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省属企业更多布局新兴产业。
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健全政府采购领域制度规则,常态化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突出问题治理。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
深度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推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规则统一,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亩均效益导向的要素保障机制,纵深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探索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深化财政金融改革。实施零基预算改革2.0版,推动改革纵向向市县延伸、横向向民生保障等领域拓展,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新模式。推进企业上市“迎客松行动”计划和“科创100”专项行动,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
创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在准入准营、工程建设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事项。持续优化皖事通、皖企通、皖政通功能,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
看点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报告摘登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
报告点击
全力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大力开拓RCEP等新兴市场。扩大先进制造业优势产品出口,拓展中间品贸易和新型易货贸易,培育一批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领军企业。
推动优势产业“抱团出海”。支持优势行业龙头企业横向组团、纵向共链、资本合作,合力拓展海外市场。发挥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作用,构建海外经贸服务网络。通过“抱团出海”,推动外贸、外资、外经联动,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建设。实施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制定完善制度型开放清单体系,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拓展完善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地方特色功能应用。
看点
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整体效能
报告摘登
加强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协同实施,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带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点击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化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加快建设苏皖合作示范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省际毗邻地区建设新型功能区。拓展长三角“一卡通”应用场景,推动专项信用报告等区域互认。
加快皖北地区全面振兴。全面提升皖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规划建设东西横向大通道。全面提升皖北产业发展水平,深化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深入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加强各区域协调联动。实施现代化合肥都市圈培育行动,加快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合淮合六合滁同城化、芜马同城化和安池铜一体化发展,支持合肥都市圈与阜阳城市圈联动发展,支持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皖南特色城市。加快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增强城市竞争力。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创新城市治理,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增强城市对要素的集聚力、配置力。
看点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报告摘登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报告点击
高水平建设江淮粮仓。着力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亿亩、产量825亿斤以上。高质量推进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抓好工程质量和资金监管。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新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00个。稳妥开展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针对性做好产业就业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高质高效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高质量推进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整省试点,完成年内到期662万农户延包任务。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全覆盖。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优化提升特色小镇。
看点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报告摘登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价值转化,在共建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上展现安徽担当。
报告点击
筑牢长三角生态屏障。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皖北地区空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和治理,全面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快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长江大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加强长江防护林、公益林保护,强化巢湖全流域系统治理。
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实现路径。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升级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加快建立跨区域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鼓励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化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启动第二批零碳产业园区建设。
看点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报告摘登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报告点击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进武王墩、明中都等重点考古发掘和遗址公园建设,建成开放凌家滩、双墩等遗址博物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传承创新,开展淮河流域先秦文化考证和研究。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安徽百戏城、省文化馆新馆和非遗展示馆,建设公共文化空间600个。实施文学强基、舞台艺术提质、网络文艺创优等行动,推出更多体现徽风皖韵的精品力作。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推进全域文明创建,力争全国文明城市地级市全覆盖。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培育时代新风新貌。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强区域联动,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协同发展机制,努力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域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创意、医疗康养、体育赛事等产业。加快文旅业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与科技、工业、农业、商务等跨界融合,积极发展丰富多彩的高品质乡村旅游。
看点
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报告摘登
抓好“衣食住行”的基本民生,满足“安居乐业”的多样民生,兜牢“安危冷暖”的底线民生,努力把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
报告点击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坚持把稳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强化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联动”,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高质量建设运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新增8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提升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重症诊治能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更多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托幼一体化。
看点
筑牢安全底线
报告摘登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徽。
报告点击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卖旧买新”、阶段性住房补贴等政策。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实施安全治理三大工程,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常态化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加快应用场景向城市全域延伸。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大“六尺巷工作法”推广力度,厚植社会治理文化根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能力。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