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获悉,2025年春节8天长假,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1702.5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近213万人次。春节期间,共增开旅客列车1777列,安排动车组重联775列,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铁路部门预计,正月十五之前,返程大客流仍将持续,对京沪、广深、徐蚌等节后重点地区、方向加大运力投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据统计,从1月14日至2月4日春运22天,长三角铁路累计发送旅客5610.2万人次,日均发送超255万人次;其中节前15天发送旅客4062.6万人次,日均发送近271万人次;节后7天发送旅客1547.6万人次,日均发送超221万人次。
数据显示,节前15天,沪宁城际、宁杭高铁、合杭高铁等管内高铁线路创下历史最大客流。为此,上海、南京、合肥、杭州、温州、宁波等地火车站提前启动大客流应急预案,保障旅客出行。今年春运,受旅客出行意愿增强、多条新线引流等诸多利好因素累加,上铁集团客发人数已大幅超越往年同期,好于全国铁路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初五(2月2日)之后,皖北、苏北等地返程客流明显增加。作为节后旅客运输重点地区之一,阜阳地区出行客流保持高位运行,阜阳北直属站正月初七(2月4日)发送旅客12.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为解决大客流出行难题,阜阳西站在2月3日至2月7日期间为24小时运营模式;在进站口设置爱心、急客通道,为重点旅客、距离开车时间不足15分钟的急客提供优先验证、优先安检服务;结合夜间高铁开行情况,强化路地协作联动,提前做好客运信息互通和交通接驳安排,确保旅客交通出行无缝衔接。此外,蚌埠、淮南西、合肥、徐州等直属站,以及淮北车务段、合肥车务段、徐州车务段等单位,结合客流实际,动态调整绿色通道开放数量,在站区范围内科学规划旅客进站流线,全力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按照“适需安排、应急有备、精准匹配、梯次投放”的总体思路,上铁集团充分考虑节后客流组织和天气变化,精准实施“一日一图”运能配置,运力调整由周期性调整转变为按需调整。持续关注客票预售和候补购票情况,按需确定图定旅客列车上线和临时旅客列车启动时机,梯次投放运力,保障旅客出行需求。春运以来,共增开旅客列车6580列,组织动车组列车重联4899列。
阜阳西、滁州北、亳州等273座车站实施“验检合一”组织模式,旅客安检后即可进入候车区,在检票口完成验证、检票上车等后续环节,提高旅客候乘效率。持续上新“一碗好饭”,在管22座互联网订餐车站试点列车始发站网络订餐服务,新增19款优质餐食上线动车组列车。
节日期间,在各地车站和列车车厢开展送春联福字、列车春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剪纸、茶艺、黄梅戏等非遗项目频频亮相,为春节申遗后的首个春运带来浓浓年味。
铁路部门提醒,多地将迎来降温雨水天气,正值春节返程高峰,请旅客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关注车站公告或铁路12306网站发布的列车动态信息,以免耽误行程。封叶馨 记者 章沁园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