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九,朝外走。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再次踏上外出求学、务工之路,旅客的汽车后备箱和行李箱也被家乡特产塞得满满当当。
2月6日下午两点,朱宝明驾车驶入安徽高速肥东服务区,将后备箱一大包炸鱼拿出来,配上八宝粥,简单对付一口准备接着赶路。
朱宝明今年48岁,老家在安徽省阜阳市,在浙江杭州做废品回收生意有近30个年头。十年前,每到春节,朱宝明总要先乘火车再转中巴才能回到家乡,白天出门夜里到家是常有的事。当时,行李箱里除了要装上给亲友的年货,还要塞进薄厚不一的冬衣。
朱宝明后备箱里的炸鱼。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
如今,安徽已实现所有县城15分钟上高速,朱宝明也选择带上孩子自驾返乡,带回老家换洗的衣服越来越少,从老家带到杭州的特产却越带越多。
后备箱里,朱宝明姐姐制作的炸鱼、炸馓子等副食品是绝对主角。朱宝明介绍说,炸鱼是年少时家里过年招待贵客才能吃到的美味,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新鲜的鱼虾都成为家常便饭,炸鱼也“降级”为外出路上的零食。
陈琛小俩口在收拾后备箱。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
今年是陈琛和爱人第一年自驾回四川广安市过年。离开广安时,陈琛特意将丈母娘亲手制作的烟熏腊肉装进后备箱。“我和爱人在苏州上班,虽然网上啥产品都有,但都比不上妈妈的味道。”陈琛说。
从长三角前往四川,再从广安回到苏州,陈琛小俩口一路走走看看,顺带旅游。谈起一路经历,陈琛感慨,得益于全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建设,来回三千多公里的车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累,“特别是自西向东进入安徽后,行驶在双向四车道高速上,心情特别好。”
周鹏在收拾后备箱。人民网记者 王锐摄
同样在服务区歇脚的,还有刚给新能源车充满电的周鹏。
青菜、蒜苗、包子、牛奶、豆制品,甚至还有大半桶菜籽油......家乡特产也将周鹏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但最为特别的,还是一件崭新的羽毛球装备包。
春节前,周鹏得知,老家六安新开了不少羽毛球馆等运动健身场所,而且都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场地。春节假期,周鹏和好友连续约了五场球,过了一个“健身春节”。“感觉家乡变化很大,家门口新建一批健身场所,信息化程度也很高,希望家乡越来越好。”周鹏说。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旅客沉甸甸的后备箱里,装着的不仅是家乡亲人的牵挂和在外游子的乡愁,更是家乡变化的见证。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