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亳州市:智慧赋能 打造精准资助新模式

2025-02-12 14:42:51   来源:安青网

亳州市聚焦精准资助,建设智慧资助平台,对接民政、公安等八部门数据,自动识别特殊群体学生,以县域为单位,对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量化赋分,精准确定受助档次,精准推送受助名单,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免申即享,推动学生资助工作向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2024年,全市通过智慧资助平台累计发放资助金2.53亿元,惠及困难学生20.4万人次。相关经验《数字化赋能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

数据共享“一网通联”,学生资助更有温度。与农业农村、民政、公安、残联、房产、卫健、财政等7个职能部门签订保密协议,借助亳州市数字资源管理大数据平台,归集学生家庭财产、收支、变故等941项基础数据,通过系统分析,客观反映学生家庭困难程度,为智慧资助平台智慧功能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系统自动识别、自动分档、自动推送,学生不用再申请,变家长跑路为“数据跑腿”,有效解决了有些学生因自尊心强,心理敏感导致宁愿不享受资助,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庭困难的问题。此举既让困难家庭学生受到资助、有了里子,又让他们打消顾虑、有了面子,更能体现以人为本,让资助工作更有温度。

评价体系“科学量化”,学生画像更为精准。构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指标体系,从其家庭收入、财产、支出、债务、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事件、家庭负担、劳动力及职业状况等方面进行赋分,通过12大项、56小项指标客观反映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智慧资助系统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赋分和排名。同时,班主任再根据赋分的高低组织班级评议,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既能发现隐形困难学生,又可杜绝假性困难学生,对困难学生的画像更加精准,做到应助尽助。

流程优化“挂图作战”,工作程序更加简便。简化程序,出台《亳州市智慧资助平台应用工作流程》,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操作标准。2024年8月20日—9月15日,学校对班主任开展系统操作使用培训,对学生开展诚信资助教育;9月16日—30日,组织学生填报基本信息;10月1日—15日,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向学校预推送受助学生名单,学校核实预推送结果;10月16日—20日,确定受助对象,推送最终名单;10月31日前,发放资助资金。其间,学校可自定义报表、自助打印相关表格,简化了操作流程,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往学生资助工作从认定到资金发放需要学生申请、提供相关佐证材料、班级评议、班级公示、学校评议、学校审核、学校公示等7个环节,部分学生因怕耽误学习时间而产生抵触情绪。采用智慧资助平台后,学生每年只需在皖事通APP的“智慧资助”小程序填报一次个人信息,经系统大数据分析、学校审核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便可获得资助,工作环节由传统的7个降至1个,极大地方便了学生。

机制创新“智慧赋能”,学生资助更显公平。以往在资助对象认定、助学金分档环节上,传统的工作模式关键是班级评议,有时会掺杂人情因素。资金分配下达基本上是按照在校学生20%的指标平均分配到学校,学校再根据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助学金指标数再平均分配到每个班,因各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导致有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够不上资助标准却被纳入了资助范围,而真正需要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会因名额限制而无法享受资助政策。智慧资助平台在大数据共享的支持下,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消除了平均主义带来的各种弊端,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社会温暖和教育公平。一是自动识别。学期初,学校把本校录取的新生信息和非起始年级学生信息批量导入智慧资助系统,系统根据八部门共享的数据,精准识别脱贫家庭、脱贫不稳定家庭、边缘易致贫家庭、突发严重困难家庭学生及城乡低保、低保边缘人口、特困救助、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学生。二是自动排名。系统自动分析数据,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指标体系赋分,合成分值,并进行排名。学校参照本校学生赋分排名情况,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进行辅助认定,以确保应助尽助。三是自动分档。系统根据学生赋分情况,自动确定受助档次,为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各项资助班级评议、确定资助档次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精准资助水平。四是自动推送。系统根据学生困难类型和家庭经济困难排名向学校自动推送各类受助学生名单,为学校精准确定受助学生提供参考,帮助学校发现隐形困难和假性困难学生,提高识别精准度。五是自动分配。系统根据上级下达资金数和本地配套资金数,结合精准识别的特殊群体学生数量、家庭经济困难指标排名、困难学生在各学校的分布等因素,自动把本学期应发资金指标分配到学校,克服了以往按照学校学生数平均分配资金的弊端。

亳州市以智慧资助平台为抓手,通过数据共享、科学评价、流程优化与机制创新,构建了全链条数字化资助体系,既提升了资助精准度与效率,又深化了资助育人内涵,为全国学生资助工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亳州样板”。

(徐林虎 张秀礼 本网记者 徐徐)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