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勇争先,奋楫扬帆启新程。
2024年,全省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理论武装、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各项工作,推动全省组织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补足精神之钙 把稳思想之舵
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安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举办全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采取省市县三级视频连线方式,5100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同上“一堂课”。将总书记三次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推动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课。在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上线网络学习专栏,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分期分批开展系统培训。
思想凝聚力量,旗帜引领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推进“铸魂赋能强基”工程,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在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举办主体班61期、培训4800人次。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省级统筹举办4期专题研讨班、轮训1450人。建强用好党校和金寨干部学院、小岗干部学院、安徽组织干部学院、六尺巷社区治理学院,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去年4月至7月,根据中央部署,我省精心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省委组织部认真履行调度指导、服务保障、宣传解读以及线上线下培训等职责,推动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在1个月以上中长期班次设置教学单元,在短期班次设置专题课程,省市两级党校共举办培训班186期。全省基层支部开展集中学习71.5万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18.27万场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统筹选育管用 激励创先争优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选人,体现导向,关乎风气。
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牢既出好成绩、又出好干部的鲜明导向,具象化精准考察识别干部,推进谈话调研、一线考察、任职回访、信息归集、综合研判常态化,着力选准用好干部。
聚焦推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认真落实学习培训必学、干部考察必问、考核评价必评、选拔使用必看、出现偏差必纠举措,优化季度工作会议制度,精心组织实施综合考核,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让干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着眼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贯彻落实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提高政治能力、重点选好正职、优化年龄专业经历结构、开展全方位实践锻炼等18条具体措施。常态化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制定实施加强教育管理监督若干措施。采取扩大名额、指标到校、送考上门等措施,优化选调生招录政策,去年新招录定向选调生433人。
借长三角东风、搭一体化快车,推深做实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人才“1+4”交流平台,与沪苏浙互派厅处级干部挂职锻炼,有序选派干部人才跟班学习。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持续攻坚县、党外干部到县区政府班子挂职,推动京皖首次互派挂职干部。
坚持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落实关心关爱干部政策举措,加强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进一步推动广大干部在遵规守纪中干事创业。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制定全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贯彻落实举措,深化分类改革,有序完成全省四级联考,不断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
积极招才引智 构筑创新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省大力推进人才兴皖工程,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厚植创新生态,构筑创新高地,持续夯实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服务科技自立自强。落实国家实验室人才发展“18条”、科学中心人才“10条”等专项政策,助力人才集聚。完善央地战略合作模式和机制,与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共建研发机构48家。
建强重点人才队伍。优化升级江淮英才培养计划项目,遴选产生杰出项目100人、领军项目100人和团队项目49支,升级扩容皖北产业创新团队。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综合管理授权改革试点,以“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将归属省级管理部门10项权限授予试点单位。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建立高层次人才评价绿色通道和技术转移人才职称晋升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推广“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组建省市县三级党委人才工作局,出台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意见,举办“人才安徽行”重点活动278场。修订完善省高层次人才分级分类目录,升级安徽“e呼即应”人才服务平台,激励各类人才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严密组织体系 筑牢战斗堡垒
近日,省委组织部印发决定,表彰10个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50个“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120个“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领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百村培强、千村扶优、万村提升“百千万”工程,扶持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常态化选拔“五方面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培育打造20个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完成第八批、第九批选派干部轮换,选派9759名干部到村帮扶。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16个市均开展乡风文明评议。
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建立省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建成运行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站)1.4万余个。开展“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推动全省95%的住宅小区成立实体化党组织,统筹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各级精简考核事项,督促清理村(社区)不应承担事项。
提升各领域党建水平。推行“非公工委+行业党委”模式,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在371条产业链成立链上党委,开展党建交流、要素对接等活动5200多场次,成立快递、网约车等行业党组织239个。压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加强省属企业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公立医院开展“六亮”行动试点。
打造勇担当善作为先锋队伍。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和普遍轮训,在“安徽先锋”系列平台开设“安徽党员大课堂”专栏,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为党员“充电蓄能”。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健全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去年汛期各地成立临时党支部1889个,6万多名党员投入防汛救灾,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通讯员 皖组宣 记者 黄永礼)
责任编辑:祁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