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时政要闻 >正文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打头阵 产业挑大梁】创新赋能 玻璃上演万千精彩

2025-02-15 15:14:42   来源:安徽新闻网

2月11日,记者走进蚌埠高新区的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薄柔性玻璃(UTG)车间里一片火热场景。“开工以来几条生产线一直保持满产状态,还有几条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今年底争取完成1500万片产能。”公司副总工程师杨金发告诉记者。

超薄柔性玻璃具有超薄、耐磨、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等特性,被业界认为是柔性显示盖板的理想选择。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科研实力及自身在电子玻璃原材料和减薄技术领域的积淀,凯盛科技股份开发出全新的加工工艺,引领UTG产品技术提升,并建立了涵盖“高强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加工—柔性贴合”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线。

在该公司展览大厅,记者看到,超薄柔性玻璃不仅薄如蝉翼,还可以随意弯折不破损。据介绍,凯盛科技股份超薄柔性玻璃的弯折寿命突破百万次,柔性和可折叠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成功导入国内头部终端以及柔性OLED面板厂。

从2019年第一片超薄柔性玻璃样品“出炉”,到2024年采用新工艺生产的产品成功交付,杨金发用“五年磨一剑”形容其中的酸甜苦辣。“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最大动能。”杨金发说,企业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和全产业链合作,获批建设“省柔性显示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省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承担国家及省重点领域补短板“揭榜挂帅”项目4项,“紧跟市场动态,我们将持续攻坚显示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不断推动技术革新与升级,拓展超薄柔性玻璃新应用场景,以顶级显示材料践行‘国之大者’。”

在蚌埠,因创新的赋能,玻璃上演万千精彩。近年来,依托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等科研院所,蚌埠市打造了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层次平台,研发生产了0.12毫米超薄浮法电子玻璃、高世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等众多原创成果。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蚌埠市发力龙头企业培育,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资源互动耦合,加速玻璃新材料产业集群集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

不久前,安徽首片汽车玻璃在蚌埠高新区下线,补上我省汽车产业链的短板。这个由武汉武耀安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和蚌埠高新区携手打造的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一期投资5亿元,建成顶盖、门玻、角窗、后挡风玻璃等6条产线,形成年产100万套汽车玻璃产能。二期投资15亿元,可形成年产300万套汽车玻璃产能。

“我们的角窗生产线、门玻生产线都已投产,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生产线等也将于今年底前全部到位,届时可形成新能源汽车全套玻璃生产能力。”安徽武耀汽车玻璃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张衡说。两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安徽武耀将成为武耀玻璃在国内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基地。

众多玻璃新材料企业蓬勃发展,推动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材料及特种玻璃三大产业链在蚌埠高新区加速形成。“今年,我们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带动战略,密切对接中央企业、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在沪苏浙地区、珠三角等区域组织各类招商推介活动,推进一批强链补链项目落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蚌埠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孙言梅)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