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合肥市琥珀小学(东区),大课间时间,小朋友在操场上快乐运动、尽情玩耍。通讯员 陈三虎 摄
春季学期开学一周,记者从合肥、芜湖、池州、亳州等地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时间均已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课间是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调节学习状态、缓解疲劳和相互交流的重要时段,对增强体质、近视防控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1月17日,省教育厅即召开全省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工作视频推进会。会议强调,要聚焦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15分钟,加大投入强化学校体育师资、场地器材、安全等条件保障,深化改革提升工作质效,建好办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压实各级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推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会后,全省各市积极响应做好落地行动。
记者从合肥市教育局获悉,该市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保障学生校内运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自今年春季学期起,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时间全面调整为15分钟。各校纷纷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推进这项改革落地。
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北校的课程设置是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我们原来上午是一个30分钟大课间加上两个10分钟小课间,现在改为一个20分钟大课间加上两个15分钟小课间;下午原来是一个10分钟小课间,现在是一个20分钟大课间,下午放学时间推迟了10分钟。”校长季媛媛向记者解释“多出来的5分钟从哪里来”的问题。
“课间对于学生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也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多了5分钟,时间更宽裕,更能充分实现儿童自我成长的价值,这些是课堂教学无法做到的。”季媛媛说。
合肥市四十六中海恒分校将上午原本每节课45分钟的课堂时间改为40分钟,午餐时间往后延迟了10分钟;下午利用学校原本就有的错峰放学办法进行调整,不影响正常放学。“我们现在是大课间统一安排,小课间突出个性化,学校增加了一些运动设施和设备,比如乒乓球台、羽毛球等等,学生们在15分钟的小课间里也可以轻松运动起来。”校长陈建林说。
记者从芜湖、亳州、池州等地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当地均在今年年初分别出台相应方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落实课间1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组织1次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记者 陈婉婉)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