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农味,体会农业生产的质朴与厚重,于实践中领悟年轻一代的使命担当;享趣味,发现身边之美,把人生当作一条探索之路;提品味,提升审美、涵养气质,助力全面发展。这是安徽农业大学2025年布置给学子们的一份特殊的寒假。开学在即,该校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22级应用统计学专业同学积极响应,学子们纷纷交出自己的“三味”作业。
品“农味”,强农先锋我代言。张健同学老家在无为,为了更好地宣传自己家乡的“农特”产品,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精心制作了精美的图文和视频。在这些作品中,他详细介绍了无为板鸭、都督山绿茶等特色农产品,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无为农业的独特魅力。辛举诚同学则深入田间地头,从翻土、播种到浇水,参与了农作物的种植全过程。在与农民的交流中,他了解到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已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灌溉系统等新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享“趣味”,快乐生活我做主。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独特的风俗,这些传承多年的民风民俗宛如璀璨星辰,点缀着人们的生活,也为假期增添了别样的趣味。陈璐同学的家乡在安徽全椒,更藏着许多充满乐趣的传统习俗。“正月十六走太平”就 是全椒传承两千年的传统民俗,起源于东汉初年。当时县令挪用修城款赈灾,被问罪时百姓于正月十六在东门外小石桥送别,县令祝百姓太平,此桥得名“太平桥”,正月十六走太平就成此流传。2025年正月十六当日,数十万人到太平桥走一走,通过系太平绸等方式祈愿平安,该活动是中国最早且传承最久的全民健身走活动,入选安徽省首批非遗目录,也是安徽全民健身十大品牌之一。李悦同学在参与农业实践的间隙,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趣味传统习俗之旅。她的家乡安徽淮南寿县不仅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闪耀古今的杰出人物,更有别具风味的美食。寿县大救驾历史悠久,相传赵匡胤攻打寿春时食用此糕点后精神大振,称帝后赐名。它以面粉、猪油、果仁制成,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甜而不腻,深受喜爱。寿州香草独具特色,气味芬芳可驱蚊驱虫,过去常被制成香囊、香枕,如今加工产品畅销各地。闻名遐迩的八公山豆腐,选用优质大豆经传统工艺制作,质地细嫩、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烹饪方式多样,备受食客青睐。
提“品味”,赋能成才我规划。胡悦然同学则选择在书籍的世界里遨游,通过阅读《杀死一只知更鸟》并书写读后感,开启了一场充实的精神成长之旅。这本书让胡悦然同学反思生活里我们是否也常因刻板印象对他人产生偏见?就像书中居民仅凭肤色判定汤姆有罪。这本书让她明白,要放下偏见,坚守内心良知,以包容之心对待他人。这一趟阅读旅程,极大提升了胡悦然同学的思想品味,也为她的成长注入了坚守正义、反思自我的力量。罗亦军同学在寒假中通过培训班与自学的方式相结合,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绘画不仅培养了罗亦军同学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让他明白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通过参与此次寒假 “三味” 思政作业活动,大家在实践中不仅深化了对思政教育的理解,更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成长,将所学与社会责任感紧密相连,以全新姿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胡增增 胡悦然)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