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时政要闻 >正文

【全国两会精神在基层】“工会+司法” 暖“新”更贴心

2025-03-27 17:25:52   来源:安徽新闻网

新就业形态用工关系复杂,劳动者就业灵活、流动性大,这也使得权益保障这道传统命题面临新挑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感谢工会和人社部门的帮助,帮我解决了实际问题。”前不久,合肥某物流平台公司从业人员薛某由于个人原因选择从公司辞职并与公司达成协议:约定工资延期支付。但约定时间到期后,公司却未足额支付工资。薛某因此申请仲裁。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会+人社”多元化调解工作室接到仲裁案件后积极组织调解,北京兰台(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凡作为调解员参与了调解工作。“本案调解的焦点是公司何时能够支付薛某工资,难点是公司主张资金紧张,需要宽限时日。”李凡了解情况后,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解决。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公司及时支付了薛某工资。

为做好新业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合肥经开区总工会和区组织人事局联合成立调解工作室。“工会与人社部门共同开展诉源调解,本着仲裁前置的原则,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复杂案件调解不成的,联合合肥高新区人民法院明珠法庭再进行法庭内调解,结合司法确认的实效性保障,大大减少了职工维权成本和周期。”合肥经开区总工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陈斐然介绍。

在前期多部门良好合作基础上,合肥经开区总工会还对相关法律服务工作进行了升级。依托工会“幸福驿站”阵地,进一步整合司法、人社资源,创新打造“驿站帮”法律援助品牌,为新业态劳动者提供“触手可及、快速响应”的法律服务。同时,利用“工会幸福驿站”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日”“工会普法日”等主题宣传,针对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纠纷等高频问题进行线下普法。

合肥经开区总工会不久前在芙蓉社区工会幸福驿站开展一场法律援“新”活动。针对骑手们关注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平台劳动关系认定”等问题,工会特邀律师团队现场答疑,结合真实案例解析法律条文,详细阐述了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工会不仅教我们法律知识,还留下咨询援助热线,遇到问题方便求助。”活动现场,骑手王先生表示。

以心暖“新”,安徽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做好新业态劳动者关心关爱工作。一方面,打造“工会驿站”,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友好社区、友好街区等“友好场景”,切实解决“进门难、找路难、就餐难、停车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关键小事;另一方面,持续深化“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协作联动机制,开创“工会+司法”协同维权新局面。

省总工会日前还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联合会)、省工商业联合会印发《2025年集体协商“春季要约”行动实施方案》,于今年3月至6月在全省范围开展“春季要约”行动。此次行动将重点推动正常经营、已建工会的百人以上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扩大行业(区域)性集体合同覆盖,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机制,推动重点群体有效增收。

“我们将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到工会工作当中,尤其着力加强新业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维权服务,提升依法维权工作质效,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断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 本报记者 李明杰

    责任编辑:祁梦宝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