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何岭,霍邱县第一中学初中部副校长、英语教师,六安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从教27年来,始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构建“三全育人”德育体系,所带班级于2023年被团安徽省委、安徽省教育厅评为“优秀中队集体四星章”,多次被六安市教育局和团六安市委评为“六安市先进班集体”和“六安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多次被霍邱县政府表彰为“优秀教育工作者”,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清晨6时半,在霍邱县第一中学初中部校园里,总有一个身影准时出现在教学楼走廊上,他就是何岭!用27年如一日的坚守,在三尺讲台书写着育人者的赤诚。这位身兼六安市人大代表的教师,以创新育人模式和为民履职实践,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双重使命。
“扎根教育,以爱育爱,助力每一粒种子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回顾自己多年的从教生涯,何岭感慨道,“看到学生们像一棵棵充满希望的幼苗,在自己的悉心呵护下破土而出,向着阳光茁壮成长,我的内心无比快乐。每一次触及学生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每一次听到他们取得进步后的欢声笑语,我都深深地感受到这份职业的神圣与意义。”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何岭就一直坚持做班主任工作,并不断创新自己的育人实践。在何岭看来,“初中三年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班主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塑造他们的灵魂”。本着这样的认识,何岭开发了“初中成长三部曲”德育课程,尽显育人特色:比如七年级“习惯养成训练营”通过21天打卡培养自律品格;八年级“职业体验周”带学生走进社区、企业开展生涯教育;九年级“梦想加油站”以学长导师制助力升学规划。同时,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历程,何岭为学生们建立了“三色动态档案”:蓝色(特长发展)、绿色(常规跟踪)、红色(特殊群体关爱)。他曾用半年时间通过定期家访,定制学习方案,帮助一位沉迷网络的学生考入重点高中,家长为表达谢意,特意赠送“春雨润物、明德育才”锦旗。
关爱学生一直是何岭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基石。课堂之上,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察觉学生情绪的细微变化,进而助力学生调整心态,勇敢地迎接成长的未知变化。课余时间,他与学生倾心交谈,耐心地聆听他们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给予他们最真挚的鼓励和最有力的支持。
学生小明(化名)就是何岭这种关爱的生动典范。曾经学习成绩良好的小明因父母离异、家庭环境的变化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一落千丈。“当时在课堂上,我发现,其他学生都在讨论问题,唯独他趴在桌子上,面带愁容,一言不发。下课后,我就主动与他谈心,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后来,在学习上,何岭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耐心辅导他的功课;在生活上,何岭经常关心他的饮食起居,让他感受到温暖;在思想上,何岭鼓励他自信阳光。在何岭的关爱和帮助下,小明逐渐走出了阴影,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他在日记中写道:“成长的路上,我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勇敢面对,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翅膀。”
何岭的付出不仅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肯定,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何岭对学生无私的爱收获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尊敬与感恩,也为全校教师树立起了立德树人的好榜样。”霍邱县第一中学初中部校长李恒中这样评价他。
“我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人大代表,务必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使命。”何岭表示,“课堂之外,我积极走访身边同事,开展调研,结合当地教育现状,积极建言献策。”六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何岭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集中资源办好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促进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制定落地。不仅如此,在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和与师生广泛沟通交流的基础上,何岭还提出了很多关于优化校园消防、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建议,均得到了回复与落实。
何岭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待放的蓓蕾,教育者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时节。正如他在人大代表履职笔记扉页所写:“以师者之心履职,以代表之责育人,这是时代赋予的双重使命。”
何岭(中)课间辅导学生学习
校长点评
何岭以教育家的情怀和人大代表的担当,将“三全育人”理念转化为创新实践。他首创的“初中成长三部曲”课程体系精准把握育人规律,“三色动态档案”管理法充分彰显了教育温度。作为六安市人大代表,他提出的振兴乡村教育的建议推动政策落地,真正践行了“教育为公”的使命。从教27载,他始终扎根班主任岗位,用爱唤醒迷途少年,用智培育满园桃李,既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青年教师的精神坐标。
□霍邱县第一中学初中部校长 李恒中
(通 讯 员 王玉齐 记者 韦玉柏)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