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安徽淮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该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迈入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新阶段。
淮南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前身为团市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团淮南市委领导下,于1990年起统一指导开展全市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在2018年3月6日正式注册登记。近年来,淮南市13.5万余名青年志愿者用热情作笔、以奉献为墨,在城市的每个角落绘制出绚丽的“青春志愿色谱”。
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播种希望的“蒲公英计划”,孕育志愿精神的种子。团淮南市委持续深化青年学雷锋行动。今年学雷锋系列活动期间,14家单位齐聚“六姊妹”拍摄地——九龙岗时光小镇,设置了11个主题志愿服务站点,200多名青年志愿者现场提供健康义诊、免费拍照、美容理发、公益助考、公益招聘等服务,每个点位既是剧情打卡地,也是惠民服务窗口。现场直播观看人数超2万人次。积极助力市委市政府大型会议。连续三届全市转型发展大会、“中国天气”品牌赋能乡村振兴秋分节气发布会和淮南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介会、皖北新能源产业“双招双引”推介会、淮南牛肉汤品鉴大会暨“六姊妹”粉丝见面会,青年志愿者用青春的笑容、饱满的热情、细致的服务,为大会增光添彩。
面对暑期服务高峰,打造“青春凉方”特色品牌,充当热血沸腾的“城市充电站”。开展“爱心冰柜 清凉一夏”活动。全市8个县区共成立28个爱心冰柜供给点,配置了超过30台冰箱、4000瓶饮用水和2000盒藿香正气水。打造小小讲解员活动。楚文化博物馆、武王墩、六姊妹、淮南子......淮南一跃成为热门打卡城市,团淮南市委共组织500多名小小讲解员助力淮南文旅,提供讲解服务、宣传引导。积极推进安徽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项目(西部计划安徽项目),招募29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乡镇、卫生院、乡村学校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2025年即将迎来34名大学生的全新助力。成立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230名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用双脚丈量家乡土地,用眼睛发现家乡变化,用内心感受家乡的飞速发展。
打破传统志愿服务模式,玩转创意爆棚的“公益方程式”,青年志愿者在秋风中英姿飒爽。项目赋能,凝聚青年力量。举办首届全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积极推荐优秀项目参与中央、省级赛事。打造“寻淮”宣讲志愿服务品牌,开展理论引领、青年榜样和青春事迹等宣讲活动,通过“寻迹”“寻梦”“寻思”,在江淮大地上开展分类化的理论宣讲热潮。2024年100名青年讲师团成员在全市范围开展宣讲600余场,受众青少年超过20000余人次。成立青橘·光影新媒体志愿服务队,依托团属新媒体矩阵,围绕“青春淮南”特色新媒体IP,在文旅宣传、理论宣讲、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专题策划、编辑制作、宣传推广、运营管理、舆情防范等网络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寒冬里的暖心举措持续升温,实现温暖传递的“城市热岛效应”。2024年12月,1.5万名选手齐聚2024淮南马拉松赛,15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为比赛保驾护航。2016年以来,超过9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淮马”赛事,展现了青春活力。410个团组织,9800余名青年志愿者投身2024年扫雪除冰工作。每逢春运,青年志愿者总会成为客运站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营造平安出行、温暖出行的良好春运氛围贡献了青春力量。积极开展青暖华夏系列活动。组织艺术、医疗、法律、金融界志愿者组成“三下乡”活动服务队,面对面为当地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近年来,超过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团淮南市委定点帮扶社区文明创建活动,助力淮南入选全国文明城市之列。
截至目前,“志愿汇”注册志愿者总数淮南超13.5万名,总服务时长突破61.6万余小时,新媒体矩阵粉丝量达13万,青年志愿服务组织316支,被中央级媒体报道50余次。团淮南市委表示,未来,将致力于把城市打造成青春的志愿实验室,用年轻的方式书写新时代的志愿精神。
通讯员 邵博
本网实习记者 陈璐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