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千人志愿团队护航临泉马拉松  

2025-04-01 15:35:09   来源:安青网

当春日的晨光洒向临泉大地,21.0975公里的赛道上涌动着两股澎湃的力量:一边是1.5万名跑者奋勇争先的矫健身影,一边是1000余名青年志愿者星罗棋布的温暖守护。

3月30日,2025临泉马拉松赛在万众瞩目中圆满落幕。在这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体育盛事背后,一支由1000余名志愿者组成的“青春服务团”成为赛事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他们以专业的态度、温暖的微笑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串联起赛事服务的全链条,展现了临泉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城市文明形象。  

用青春方阵构筑赛事 “生命线”

本次马拉松志愿服务呈现出“规模最大、辐射最广、类别最多元”的三大亮点。在“临马”赛场上,志愿者们化身多面手:颁奖礼仪志愿者以优雅姿态传递荣誉,竞赛和医疗观察员志愿者全程守护选手安全,封神人物造型演绎志愿者以创意扮相点燃赛场氛围,青年大学生翻译志愿者则为国际选手架起沟通桥梁。  

赛场之外,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由爱心公益车队组成的“移动服务站”穿梭于10家选手入住酒店、赛场和高铁站之间,累计接送选手及游客超千余人次;高铁站内,高铁志愿服务队与马拉松协会志愿者以“第一窗口”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提供路线指引、行李搬运等暖心服务;县体育场内,12名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同步护航省级轮滑赛事,展现了临泉“一城多赛”的志愿服务统筹能力。

获得女子组第2名的朱冰莹在完赛后,对2025临泉半程马拉松赞不绝口,“参赛包物资很丰富,志愿者很热情,赛道很平坦,很适合出成绩。”

让志愿服务成为“青春必修课”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志愿者队伍中90%为皖北经济技术学校青年团员和学生。该校将赛事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团临泉县委联合赛事公司和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系统培训让学生志愿者掌握急救技能、礼仪规范、外语沟通等实用能力。赛事期间,学生们身着统一标识的志愿者服装,用青春朝气为赛事注入活力,成为赛场内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个岗位都是青春的音符,当首支跑团通过起点拱门,志愿者们立即化身“文明使者”,用微笑传递城市温度。在每个弯道节点,指引志愿者手持引导牌,为选手指引方向;在补给站点,志愿者用方言喊出“加油”“慢慢跑”,让外地选手感受到家的温暖。

临泉作为姜子牙的故乡,姜尚文化源远流长。在赛道两侧,21名“封神人物造型演绎”学生志愿者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他们身着姜子牙、杨戬、哪吒、申公豹等封神人物服饰,手持定制道具,在赛道处与选手互动。非遗魅力与赛事激情交相辉映,让千年历史与现代体育在赛道上同频共振,成为“破圈”亮点。

“感受非常好,志愿者很多很热情,每个路口都有志愿者为选手们加油,整体跑下来非常的流畅,非常推荐大家来跑临泉半马”。获得男子组第3名的姚龙威在完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凌晨5点就位、日均服务10小时,但听到选手们说‘谢谢临泉’,就觉得一切值得。”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志愿者小组长李同学表示。

此外,团县委组织化、社会化招募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县女企业家等5个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临马志愿服务工作中来,社会志愿者发挥经验优势,在应急处理、跨部门协调等环节展现沉稳和专业,与学生志愿者形成“传帮带”的默契配合,形成了团委统筹、校社联动、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

用青春镌刻发展新篇章

在县第八中学的美术教室里,一场“手绘激情・助力临马” 主题创作正如火如荼。在团县委的号召下,全县青少年以“学雷锋·我家来客怎么办”为主题,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城市血脉,用实际行动为2025半程马拉松赛事添彩赋能,谱写文明助跑新篇章。

赛前,8名青年讲解员化身“城市代言人”,为参赛选手讲解临泉发展成就:从教育强县战略下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到历史文化遗产活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再到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品质提升。他们用生动语言串联起城市记忆与未来,让选手在奔跑中读懂临泉从“农业大县”迈向“生态新城”的奋斗轨迹,成为赛事与城市发展的青春桥梁。

“这些年轻人用行动诠释了临泉的热情与温度。”赛事组委会负责人表示。

志愿者不仅是赛事保障者,更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从精准高效的赛场服务到温暖细致的城市引导,千余名志愿者以“零投诉、零失误”的表现赢得参赛选手和游客的广泛赞誉。

让志愿精神成为青春底色

赛事收官,团临泉县委的青年志愿服务统筹工作却按下“快进键”,积极构建团委、社会组织皖北经济技术学校“三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机制,以组织化动员、专业化培训、社会化协作为核心,为赛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马拉松中淬炼的“精准招募、专业培训、多元服务”模式,正转化为全县志愿服务的“标准配置”。

本次“全城志愿”模式的实践,不仅为大型活动保障积累了经验,更带动了全民参与公益的热潮,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深扎根在这座城市。让“志愿红”成为临泉青年最亮丽的青春底色,让每一次服务都成为城市进步的生动注脚。

(程晓嫚 本网记者徐徐)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