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校园里,花红柳绿,书香四溢,书声琅琅。4月1日上午,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本部二(8)班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绘本漂流”活动正在上演。孩子们踮着脚将精心制作的绘本放在班级图书角漂流,期待着同学们的观赏。“我画的是《孤独的小螃蟹》的故事!”学生付凌薇举着自己绘制并装订成册的绘本,封面上歪歪扭扭的“童体字”,充满着童真童趣。原来该校以“书香满校园,悦读伴成长”为主题的第八届阅读节正在徐徐展开。
绘本的奇幻漂流
翻开二(8)班的绘本集,稚嫩的笔触下流淌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恐龙穿越到现代城市、竹公主讲月宫里的故事、动物们举办汉字“听写大赛”......班主任陈丽老师感慨道:“孩子们想象力真丰富,他们不仅爱上读书,还乐意把读过的故事画成绘本,连平时一刻不得安宁的小宇同学,现在也能安安静静地读书,且积极参与《青蛙和蟾蜍》绘本创作。”
孩子们“绘本趣漂”活动将持续20多天,这些绘本集会先在班级漂流,班级推荐优质绘本参加全校漂流。最后,学校将评选校级优秀绘本集,收藏于学校图书馆供更多的读者观赏。
思维导图里的成长密码
“看!这是我给《水浒传》画的主要人物思维导图,从主要人物角度进行整理......”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水门塘路校区四( 5)班的周博艺分享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在蛛网状的结构里延伸出“人物绰号”“主要事迹”“性格特点”等关键词。在三、四年级的“导图绘书”活动中,孩子们用线条和色彩拆解经典,把内容从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角度梳理,书中众多人物、复杂情节转化为简洁直观的视觉艺术。
三(5)班语文教师刘祥敏对此颇有感触:“班里有个孩子起初总说‘看不懂书’,后来通过画导图找到了故事的脉络,现在他能复述好多阅读过的故事。”“在装订成册的《思维导图精选集》里,既有《西游记》的人物关系网,也有《昆虫记》的科学观察链,可以说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设计美观。可以发现,中年级孩子阅读不仅是机械地输入,更是创造性地输出。”水门塘路校区教务主任金明汉评价道。
亲子阅读的温情流淌
夜幕降临后,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学生家里的书房或客厅都亮起了“共读灯”。在育才路校区六(6)班家长群里,每晚8点的“亲子悦读”打卡已成习惯。朱一铠爸爸上传了一段视频:父子俩共读《上下五千年》,儿子边读边问:“爸爸,你知道‘三皇五帝’具体是指谁吗?”镜头外的母亲笑着补充:“儿子现在快成‘历史专家’了。”“以前总觉得陪读是负担、是任务,现在发现这是增进感情的最珍贵亲子时光。”家长代表张先生在视频下留言道。
阅读节启动以来,这种家校联动的温情阅读画面将贯穿整个阅读节。阅读节结束后,学校将依据亲子阅读情况、家长与孩子阅读互动情况、家庭阅读环境建设情况等评选“书香家庭”,并为“书香家庭”颁发荣誉证书,以激励更多的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活动中。
教师阅读的沉淀修行
有人说,读书是教师最好的沉淀修行。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更要以身作则热爱阅读,把阅读当作自己日常行为习惯、成长方式。教师榜样示范才能做好学生喜欢阅读的引路人。阅读节期间,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师者书香路”“阅读启思会”等活动,推动教师专业阅读,促进教师“能力大提升”。“师者书香路”是指倡导教师阅读学科教学相关的书籍,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阅读分享会,通过分享交流,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阅读启思会”主要针对阅读兴趣极高且积极参加“新网师”“读书社”阅读交流的教师,组织他们每天进行读书打卡,每周分享读书心得和经验,定期举办阅读沙龙交流会等,持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3月31日的“师者书香路”分享会上,本部四年级组数学教师周亚丽根据自己的阅读,分享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六策’”,引得年级组教师们的广泛赞赏,更激发了青年教师们虚心学习的兴趣。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目前,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的阅读节正在进行中,学校近9000名师生正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师生们还会陆续分年级参加“课本剧秀”“书库寻宝”“经典诵读”“创意写作”等系列活动。本届阅读节计划将于5月底结束,届时学校将评选一批“书香标兵”“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较往届阅读节相比,本届阅读节持续时间更长,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已逐渐发展为涵盖课程建设、家校共育、教师成长的系统工程,这也将深入推动学校“书香校园”建设。
据悉,霍邱县教育系统“固本培元”工程实施以来,该校立足校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统筹推动“问题大排查、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三大行动实践化、具体化,以打造“书香校园”为抓手,浓郁书香氛围,加强家校联动,促进教师能力大提升,从而密切家校关系,实现教师作风大转变。未来,学校将会进一步完善阅读环境,丰富阅读资源,强化家校社联动,创新阅读活动形式,积极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书香校园,为建设“书香霍邱”贡献力量。(王彦青 通讯员:王玉齐)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