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皖西学院:“四度”指导毕业生扣好职场“第一扣”

2025-04-12 09:59:11   来源:安青网

皖西学院逸夫楼内,一场名为“数融新篇·职引未来”的专场招聘会热闹非凡。金融与数学学院毕业生小李攥着简历,在安徽省某科技公司的展位前徘徊许久却不敢上前。这一幕被该校党委书记袁维海看在眼里,他主动走到小李身边:“同学,你的专业和这家企业的数据分析岗位匹配度很高,试试看?”随后,他现场指导小李调整自我介绍方式:“重点突出你参与的省级数学建模项目,企业最看重实践能力。”半小时后,小李自信地递出简历,当天下午便收到面试通知。

这场招聘会最终促成180名毕业生与企业达成意向,而“领导现场支招”仅是皖西学院就业指导体系的缩影。近年来,该校通过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打出领导示范、讲座赋能、大赛领航、校政企联动“组合拳”,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过省平均水平。

袁维海(左二)到“数融新篇·职引未来”的专场招聘会指导学生投递简历

领导带头 就业指导有高度

“我们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能否参与霍斛深加工研发?校企共建实验室能否落地?”3月24日,袁维海与大别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沟通着人才培养输送细节,一旁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马先锋快速记录需求,当天便拟定了校企合作方案。

今年春季,校领导班子带队走访六安、合肥、芜湖等市30余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HR等面对面交流,开拓岗位超500个,“访企拓岗”在皖西学院已成常态,企业高管,行业代表也深入学生课堂,为学生面对面答疑解惑,而更细微的关怀则藏在日常。

在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水冬星的电脑里,“一生一策”档案中记录着,残疾毕业生小张的“擅长编程但沟通能力弱,需模拟面试训练”。3个月内,学院为他安排了5次一对一辅导,最终助其签约合肥市某科技公司。

2025届毕业生刘洋(化名)来自脱贫家庭,一度因考研失利消沉。辅导员姚德军结对帮扶,联系校友企业为其提供实习岗,并叮嘱心理辅导中心每周跟进。刘洋现已成为某上市公司管培生,他在感谢信中写道:“母校连我的租房补贴都考虑到了,太暖心了。”

《皖西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优化就业指导措施和服务方式,精准发力,高度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和实际困难,深入实施“宏志助航计划”,严格落实困难生“一生一档”“一生一策”要求,量身定制,2025春季学期已建立帮扶台账超过200条,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培养,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建设,网络平台的第三课堂共享;实现了帮扶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内容个性化;实现了帮扶工作突出目标性,尊重差异性、激发主体性。

名师讲座 就业指导增精度

3月31日晚7时,皖西学院综合楼206挤满了学生,过道里甚至有人席地而坐。考研辅导数学名师汤家凤正在第19期“一职为你”活动中金句频出:“解题如破案,逻辑链断了就换思路!”机械专业学生张雨举着笔记本冲到前排:“老师,能帮我看看这个泰勒公式的应用吗?”活动结束后,他在朋友圈晒出合影:“这场讲座值回十本辅导书!”

这样的“知识盛宴”每月都在皖西学院上演。

华图教育讲师张亚东在事业单位备考讲座上,用大数据分析六安市岗位竞争比:“文旅局岗位‘三不限’,但税务系统更青睐财会专业,要扬长避短。”2024届选调生杨欣茹正是受此启发,放弃“千人岗”选择选调生岗位并成功上岸,在辅导员史于涛的指导和督促下最终圆了考公梦。

生物工程专业校友倪梦茹在第十六期校友论坛上,展示了她从实习教师到学科骨干的成长轨迹:“当年在学院‘教师技能特训营’的日子让我受益匪浅,正是那段时光,让我从连板书都写不好的实习教师,成长为现在能带出省奖学生的学科骨干。当年我每天磨课到凌晨,现在带的学生拿了省奖。”台下的大三学生陈雪当即报名学院“教师技能特训营”。

长期以来,该校依托教育部红色文化育人工作室、皖西学院红色文化育人展厅、皖西学院绿色发展馆、陈拥军创业大师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一职为你”、生涯嘉年华、就业力提升、专家讲堂等就业指导活动,精准指导学生参与银行、教师、公务员和考研等考试。其中“一职为你”品牌就业指导活动累计指导超过1.5万人次。

此外,常态化开展“书记讲就业考研、院长讲学院实力、教授讲人才培养、博士讲学科前沿、校友讲职业发展”的“五位一体”培训讲座,助力学生成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大师工作室创始人陈拥军说:“我们不仅要教学生‘敲门’,还要帮他们找到‘最适合的门’。”

宏志助航课程现场

以赛促学 就业指导强深度

“根据2024年第4期《汽车工业研究》期刊发布的行业分析报告预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持续扩大,相伴而来也有对新能源汽车的各种用车焦虑,这种期待和焦虑催化着技术迭代的加快,其中,汽车结构设计优化首当其冲,所以我的就业目标是成为一名新能源汽车结构设计工程师。”在省职业规划大赛决赛现场,皖西学院选手胡宇恒详细地阐述了自己进入汽车行业的十年规划,最终斩获银奖,并获得企业的实习邀约。

皖西学院将职业规划大赛作为深化就业指导的重要抓手,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就业”的联动机制,推动生涯教育从课堂走向实战,从理论走向应用,从竞赛走向就业,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据悉,第二届校赛(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皖西学院选拔赛)吸引1.1万名学生参与,28名成长赛道选手需完成“专业能力雷达图”“职业世界探索报告”等任务。评委组组长吴学东点评:“有学生为调研宠物行业,潜伏猫咖打工两周,这种行动力比奖项更重要。”

大学生就业教育教研室教师胡旺存为参赛学生定制“6+1”辅导计划,每周6天在线答疑,1天面对面修改材料。成长赛道选手李思宇在教师指导下,将简历中的“发过传单”改写为“地推转化率超团队均值20%”,成功拿到营销岗实习offer。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赛区皖西学院选拔赛现场

多方协同 就业指导拓广度

在六安市,一场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正在落地生根。皖西学院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开创性地推出“彩铝工艺师”培养计划。

这一合作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的边界。根据协议,企业技术骨干将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就业指导等环节,把最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引入课堂。材料与化工学院大二学生张洋(化名)作为首批入选学员,已经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彩铝涂层的调色配方。“以前只能在课本上看到理论,现在能亲手调试配方比例,这种实战经验太宝贵了。”张洋兴奋地表示。

“2+1”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夯实专业基础,大三即可进入企业专业实习。墙煌彩铝人力资源总监李兵透露:“我们不仅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表现优秀的学员毕业后可直接转为技术骨干,享受优厚待遇。”

六安市裕安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校政企”联动模式既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通道,更推动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多方共赢。

皖西学院创新开展校政企合作专项行动,2025年先后与安庆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六安市裕安区、寿县、舒城县等地开展了以生源地为依托的校政企合作,为学生精准拓展就业岗位超过5000个,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超过20次,成功挂牌“就在芜湖服务站”“淳安县人才联络工作站”。作为六安市高校首个外地人才工作站,累计组织百名学生赴奇瑞汽车等企业参观,并促成“芜湖人才政策校园直通车”活动,当场解答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疑问。

皖西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马先锋轻轻翻开办公桌上的相册,指尖在一张张毕业生照片上停留,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你看这位同学,”她指着一张身着工装的照片说道,“去年毕业去了大别山深处的村小任教,前几天刚发来消息说带的班级考出了全乡第一的成绩。”

翻到下一页,他接着说道:“这个穿白大褂的是王同学,现在深圳市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做研发组长。记得他大四时还在为考研失利沮丧,我们帮他对接了行业导师,现在都带团队了。”相册里还有创业开设计工作室的何琳、在国企成为技术骨干的范明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记录着一段就业帮扶的暖心故事。

“其实最让我们骄傲的不是就业率数字,”马先锋合上相册深情地说,“而是看到学生们都能找到绽放自我的舞台。就像袁书记常说的,就业工作就是要当好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位引路人,帮他们扣好走向社会的第一粒扣子。”

□本报记者黄慧、通讯员张贤益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