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团凤阳县委为探索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更实举措,在安徽省首创启动了“梦想小屋”改造项目,并始终坚持多方位探寻动员新渠道。截至目前,已惠及33户44位困境青少年。
坚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联动,让爱心向困境留守儿童涌流聚集。团凤阳县委以“县+乡+村”三级团组织为中轴,通过学校、民政等部门推荐完成信息采集,联合青年志愿者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审核困境青少年的基本家庭情况,在全县范围内摸排受助困境学子。并在征得家长和困境青少年意见后,制定个性化建设方案,实行“一户一策”,同时,志愿者们全程“线上”“线下”跟进监督。在小屋建设过程中,团县委还根据需要组织项目推进会,协调解决小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困境青少年充分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在此聚集。
坚持“1+3+6”改造模式,让服务内容更加精准。团凤阳县委秉持问需精准、效果为王的原则,力求资金使用、关爱服务契合实际、契合需求,通过社会化、标准化、项目化运作,按照1.5万元-2万元每家的建设标准,为受助困境学子打造一间“梦想小屋”,实施顶面、墙面、地面三面改造,配置床、桌、衣柜、窗帘、台灯、小书架六物到位,为困境青少年打造一个独立、整洁、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从细处入手,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
采用“专业+志愿”服务方式,让小屋效果持续发挥。依托已改造的“梦想小屋”,为每位受助学子结对团干部、专业社工、社会组织、大学生志愿团队等N种力量。仅2024年,寒暑假期间开展的作业辅导、心理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就超过40场,组织“璞玉”暑假兴趣班免费培训33名受助学子,全年组织开展看电影、研学游、摘草莓等课外活动6场,上门为孤寡老人贴春联、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6场。还通过筹措社会爱心资金2万元,开展了春节慰问活动1场。“梦想小屋”不仅为困境青少年们提供了筑梦远航的物质基础,还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下一步,团县委将启动凤阳县2025年“梦想小屋”改造项目,并计划重塑保障范围,以“困难”为第一标准,适当放宽“无独立学习生活环境”的要求,确保保障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通讯员 汤健 本网记者 程榕娟
责任编辑: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