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仅要教授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着力推动实践育人,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
文化传承 筑牢信仰之基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不断强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发挥青年志愿者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引领,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请大家看这件仰韶文化彩陶罐,腹部连续旋转的涡纹并非随意装饰,而是黄河先民对流水动能的最早力学表达。对比庙底沟类型与半坡类型,能清晰看到从具象鱼纹到抽象几何纹的符号化进程,这恰与聚落规模扩大导致的图腾简化需求同步”“小朋友们请看,这件商代青铜鼎上趴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饕餮神兽!现在请大家伸出双手——左手摆出尖角,右手张开利爪,让我们也变身成‘小饕餮’”......在安徽博物院,来自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义务解说员刘坤和他的同学们一边将烂熟于心的文博知识讲解给游客听,一边提醒大家注意脚下安全。
自2018年以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地处合肥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特色志愿服务,累计组织近千人次志愿者赴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李鸿章故居、安徽博物院等处开展义务讲解、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并被授予“合肥印记 志愿展风采”志愿服务活动优秀组织奖。“面对不同年龄、背景的观众,我们会有针对性地调整讲解内容,比如为历史爱好者解读新石器陶纹时,会从专业视角剖析文明演进的脉络;为孩子们讲解青铜器时,会讲述青铜器背后的神话故事,用角色扮演引发兴趣。”刘坤深有感触地说,“每次看到游客因我的讲解驻足沉思或会心微笑,心底油然而生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透彻的认识。未来,我愿意以更专业的素养架起历史与现代的桥梁,让文物‘活’在当代人的精神世界里。”
2024年,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试讲、磨课等工作,宣讲团开启了一系列宣讲活动,宣讲团先后奔赴合肥、滁州等市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融“小我”于“大我”,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与担当。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庞思宇组织了其中17场宣讲,内心深受触动,“老一辈科学家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旧干出大事业,我们应该努力传承这种奋斗精神。在每一次宣讲互动中,我都深切感受到,宣讲不仅是讲述历史,更是唤醒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志愿宣讲团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活动
乡村振兴 贡献青春力量
为引导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学校组建了青年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并参与了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团队赴凤阳县小岗村,通过理论学习、考察调研和劳动体验,深入了解小岗村的改革历程,深刻领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
在小岗村,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杭星宇与团队成员一起走进七星农业园考察智慧农业项目,他们一边听讲解员讲述“红手印”背后的故事,一边感受科技与农业的完美结合,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教当地孩子们绘画。晚上回到驻地,杭星宇在笔记本上写下:看到乡村振兴新面貌,我备受鼓舞,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压倒想要做事的心。虽然我很平凡,虽然个体的力量很小,但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为乡村振兴、为家乡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暑假,志愿服务队成员胡剑安跟随工作人员走进歙县璜田乡留守儿童家中开展“三防”安全教育,守护孩子成长,协助当地村委会做好村民大会、家长座谈会的召开工作、调解纠纷等工作。“这份经历让我明白,乡村基层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觉悟和踏踏实实干工作的态度;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他说。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
志愿服务队成员胡剑安在乡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多元服务 践行志愿精神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拓展志愿服务路径,联动多方资源,对接多元社会需求,带领更多有志青年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自2017年起,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队与安徽省图书馆和合肥市各大图书馆建立长期联系,持续开展读者阅读服务。每当夜幕降临,安徽省图书馆“夜读空间”亮起温暖的灯光,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宋晨昕的志愿服务工作就开始了。“我的工作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协助读者借阅书籍,引导他们找到心仪的读物,同时维护‘夜读空间’的秩序与氛围”。她不厌其烦地做着近乎重复的工作,没有一点不耐烦,话语轻柔,态度温和,每一次帮助读者解决问题后收到的一句简单的“谢谢”,都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宋晨昕的内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自己也收获了成长,培养了我的耐心、细心和同理心。与这么多爱学习、爱阅读的读者在一起,我也更加珍惜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光”。
八年来,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了近300场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周到的服务和默默的奉献为读者带来便利,让读者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该服务队先后四次获安徽省图书馆“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多名志愿者被评为安徽省图书馆和合肥市包河区图书馆年度“优秀志愿者”。
为助力城市发展,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参与到各类公共赛事的组织、服务和保障工作中。2019年,学校组织500多名志愿者参与“智跑庐州城”合肥定向越野系列赛服务工作,提供从接待选手到组织颁奖典礼等全方位的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3200小时,并获“优秀志愿者单位”称号。另外组织参加了2024年全国皮划艇静水青年锦标赛等赛事服务工作,累计组织1500多人次,参与了30多场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参与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志愿服务,每逢节假日和上下班高峰时期,志愿者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乘客购票、过安检,提醒他们带好行李物品,帮助年龄较大和行动不变的乘客顺利乘车。该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学生朱润总是很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他面带微笑,用礼貌用语与乘客交流,耐心地为乘客提供乘车指引,面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乘客,他总是耐心地倾听,热心地帮助。“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很强的责任心,我们作为志愿者,就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无私地帮助他人,传递社会温暖。”朱润说。
朱润(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为乘客做指引
(方海林、记者徐徐)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