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美食 >正文
研发徽菜工艺、挖掘徽菜文化、成立工作室、开办培训班……自“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启动以来,徽菜大师们不断拓展升级徽菜内涵,擦亮“新徽菜”文化名片——

讲好徽菜故事,迎来徽厨春天

2022-11-22 10:27:21   来源:安徽日报

尹亲林在工作室推介新徽菜。记者 张岳

“徽菜的基本功必须传承,只有传承好才能好创新”

——徽菜工艺的变与不变

一排排金光灿灿的奖杯奖牌、一本本红色证书、一张张介绍徽菜前世今生的光荣榜......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望湖东路上的一家饭店与众不同,门口还挂着另外一块牌子:现代徽菜文化研究院。

“我们徽厨的春天来了!我看到‘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方案时,激动得几个晚上没睡好。”现代徽菜文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徽菜大师尹亲林说。尹亲林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多次代表国家参与国际餐饮文化交流,获得国内外烹饪技能竞赛金奖数十次。

荣誉背后源于对徽菜工艺的精研。将皮肚、竹荪用浓汤煨煮,海参、鹌鹑蛋在沸汤中“打个滚儿”,再拿80摄氏度的水给鲜鲍鱼“洗澡”,取锅倒入鸡肉浓汤,挨个儿进锅,加上熟鸡丝、熟猪肚和石耳在锅中烩制收汁......一道改良版的“李鸿章大杂烩”便制作而成。“李鸿章大杂烩”是1896年李鸿章访问欧美时,中方在宴请美国宾客时无意中创制。尹亲林对前人的菜品进行创新,创制了“李鸿章养生烩”。

在尹亲林看来,徽菜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和创新,“徽菜的基本功必须传承,只有传承好才能好创新”。2016年是“中美旅游年”,他把现代版的“李鸿章养生烩”带到了美国,供外交使节品尝,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徽菜、喜欢徽菜。

经开火起锅、热油翻炒后,虾仁很快就变成晶润的虾球。然后,将虾球起锅装盘,用镊子将浸泡过的六安瓜片点缀在虾球,一道“六安瓜片河虾仁”便烹饪完成。这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天鹅湖大酒店副总经理兼行政总厨胡建东研制的“安徽名茶宴”中的一道菜肴。

“我把徽菜的创新重点放在融合上,借用地方名人、名茶资源,一边传播徽菜美食,一边挖掘地方文化,让更多徽菜走下饭店菜单、走上老百姓的餐桌。”胡建东说。他热衷于徽菜工艺的创新,先后研制出包公家宴、刘铭传家宴、安徽名茶宴、华佗养生宴等融合菜品,创新打造徽菜宴席“矩阵”。“新徽州十八碗”——这是徽商故里集团总厨师长、黄山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根东,主动落实“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方案,依托张根东徽厨技能大师工作室,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牵头研发的创新菜品。“徽菜创新需要与时俱进,但也不能信马由缰,归根到底,就是徽菜的风味不能变。”张根东说,安徽本地的特色食材是徽菜的根本,“火腿佐味、冰糖提鲜”等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经典技法,也是徽菜不能丢掉的灵魂。

张根东在徽菜美食进街区活动现场,为食客制作佳肴。(受访者供图)

“培育专业人才需要‘两条腿’走路,既要造就‘顶天立地’徽菜名厨,也要培育‘铺天盖地’徽菜师傅”

——徽菜名厨的成长与成才

徽菜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徽厨人才缺乏导致了“徽菜不出皖”的困境,限制了徽菜的发展。

张根东是我省首个被认定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的徽菜大师,自1992年开始带徒以来,已经累计培养220名中式烹调高级技师。每年,还有600名徽菜师傅参加他领衔的黄山市徽菜烹饪技艺培训。

“成为名厨的关键,是用工匠精神去做每一道菜。”张根东说。在带徒弟时,他常常用制作复杂的菜品,去磨砺徒弟的心性。比如,一道金银蹄鸡,除了处理食材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之外,还要花至少4个小时文火慢炖的工夫。

据了解,12月中旬,张根东还计划在黄山市开办免费培训班,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厨师普及“新徽州十八碗”,助推“新徽菜”早日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

“要想成为名徽厨,首先要有热爱和专注,再加上吃苦耐劳、勤奋钻研,厨师这份职业才算入了门。”胡建东说,烹饪行业讲究师徒制的传帮带,通过多年的打磨、训练,才能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具有工匠精神的徽厨。

一次,徒弟张文做了一道干烧鲈鱼,客户用餐后反馈不太满意。下班后,胡建东留下张文,一遍遍演示做法,一句句讲解分析,帮他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如今,张文自己也成了“师傅”,带了不少徒弟,将徽菜手艺传承下去。

“培育专业人才需要‘两条腿’走路,既要造就‘顶天立地’徽菜名厨,也要培育‘铺天盖地’徽菜师傅。”出身农家的尹亲林一步一步成长为“徽菜大师”,源于他对“先有德后有艺”的理念和坚持。他将这种理念传授给徒弟,目前已收有中外徒弟60多人。

自“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尹亲林经常到合肥华贸职业培训学校,给学员们讲解新式徽菜的烹饪技巧,引导他们从事徽菜餐饮服务,助力他们厨艺更上一层楼。学员王明明自参加培训以来,既开阔了眼界又提升技能,掌握“看家本领”后准备自主创业。

胡建东和徒弟张文在厨房交流烹饪心得。见习记者 方舢 摄

“只会闷头做菜,不了解徽菜背后的文化,很难把徽菜做好”

——徽菜蕴含的文化与历史

 这些年,胡建东的手机里存了很多文史专家的电话。一有空,他就向专家们请教问题,了解徽菜背后的文化底蕴并在日常工作中运用。

“文化是徽菜中最持久的‘味道’,新徽菜、名徽厨不能没有文化味儿。”胡建东说。他成立了“胡建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深入挖掘徽菜文化内涵,将徽菜文化与地域文化、名人文化、生态文化、养生文化等深度融合,通过美食传承、传播安徽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2018年4月,首届“海峡两岸餐饮文化美食节”在合肥市举行,胡建东带领团队研究并设计打造“刘铭传家宴”系列菜肴及摆台。“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刘铭传丰富的乡愁、品尝地方特色的佳肴,我们多次去登门拜访刘铭传嫡孙,挖掘刘铭传家宴每道菜肴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胡建东说,“墨鱼红烧肉”“莲藕炖蹄髈”“萝卜糕”等菜肴,增强了台胞对安徽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两岸的饮食文化交流,得到海峡两岸业界同行的广泛认可。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亦是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如何用历史与文化装点好“徽菜”的杯盘碗盏呢?“只会闷头做菜,不了解徽菜背后的文化,很难把徽菜做好。”张根东说。以前他钻研做菜技法时,会专门去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一道菜的来龙去脉。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建立对徽州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曾经有位上海朋友,第一次见到臭鳜鱼上桌,一直不愿意动筷子。张根东便给他讲了《祁门县志》里记载的臭鳜鱼背后徽商坚韧不拔、勤俭持家的故事。朋友瞬间来了兴趣,之后还主动做起了臭鳜鱼的推广大使。

“徽菜要走出去,不能仅仅只凭一条臭鳜鱼、一盘毛豆腐。”张根东认为,要积极落实“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方案,打造出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徽菜餐饮文化品牌,增强徽菜产业软实力、拓展徽菜文化传播力。

尹亲林爱看书,经常去旧书摊去淘老菜谱,一本本纸张发黄的菜谱被他视为“传家宝”。“菜谱上的每道菜,我往往都做了一遍,因为有些菜我不做的话,就真的消失了。”尹亲林说,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静下心做传统徽菜并一直坚持下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经过多年磨炼,尹亲林推出“臭鳜鱼位吃”“李鸿章养生烩”等现代经典徽菜,还将徽菜与鲁菜融合,设计出“太白宴”“香菇宴”“周瑜宴”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菜肴。

一道道徽菜表面看是饮食,背后实则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在‘新徽菜·名徽厨’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后,我相信‘新徽菜’会‘俘获’更多人的味蕾,‘名徽厨’将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有文化、有特色的徽菜之路越走越稳。”尹亲林说。(记者 张岳 刘良慧 见习记者 方舢)

·百姓心声·

成为黄山女婿的美国小伙卓文:

美食可以推动中西方文化大融合。我是一名新黄山人,热爱徽菜和徽文化,特别爱吃臭鳜鱼。在去年的黄山市徽菜美食嘉年华上,我做了一道“臭鳜鱼披萨”,让食客大呼过瘾。我痴迷于中国美食文化,不但拜师学习徽菜,还将自己的做菜过程发到短视频平台与网友分享。作品以家常菜为主,比较拿手的有红烧肉、冬笋炖火腿和牛腩炖萝卜等。我希望今后能创制出更多中西结合的菜品,做中西美食文化的桥梁。

在上海打拼20年的安徽人王恒森:

出门在外,吃过不少大江南北的舌尖美味,但总有一种味道令我念念不忘,那便是家乡的徽菜,比如徽州臭鳜鱼、歙味刀板香、黄山笋干肉、石耳土鸡汤等。只要有机会,我都要去徽菜馆,约上三五老乡,美美地吃一顿,既是解馋,也是解乡愁。“新徽菜”应该结合安徽传统文化、秀丽山川景色,形成“美食+美景”叠加效应。名徽厨”是传扬“新徽菜”的重要纽带,希望加强对“徽菜师傅的职业技能培训,畅通就业创业服务渠道等,让更多在外打拼的安徽人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味道。

热爱徽菜的芜湖市民欧昌梅:

美食是一种艺术品,蕴含着一代代厨师对味道精益求精的不断探索、对菜品精雕细琢的审美追求。我希望全社会能努力还原厨师作为“匠人”“艺术家”的本位,提高厨师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加入厨师行列,贡献美味菜品、弘扬饮食文化,培养出更多的徽菜名厨。

(记者 张岳 刘良慧 见习记者 方舢整理)

·各地亮点·

黄山市

从加强技能培训、开展技能竞赛、打造创业街区、发展徽菜产业等方面,积极推进“新徽菜·名徽厨”行动落地见效。遴选12家徽厨定点培训机构,择优评选17家市级徽厨技能大师工作室;举办黄山市第一届“新徽菜·名徽厨”职业技能竞赛,不断推动传统徽菜文化传承创新;开展“新徽菜·名徽厨进社区”活动,在社区老年餐厅,徽菜烹饪大师传授家常新徽菜制作方法,展示徽厨名师技能,指导社区食堂员工提升烹饪水平。

宿州市

大力实施徽菜师傅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就业困难人员等10类群体创办的徽厨创业项目,提供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对返乡农民工回乡开办农家乐、小餐馆,按规定落实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宣城市

积极结合宣城特色饮食文化,树立宣城徽菜徽厨发源地的特色形象,打造“徽厨宣味·徽菜名城”金字招牌。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打造创业街区、构建菜品标准、助力品牌培育等方面,推动徽菜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将“徽厨宣味”打造成为代表安徽美食文化的特色“名片”,不断推动整个宣城美食文化品牌的培育与升级。

安庆市

聚焦徽菜产业做大做强,围绕提振全市餐饮市场消费,连续发放两轮消费券,助力餐饮企业纾困解难;举办一系列美食评比活动,提振徽菜产业市场主体信心,助力做大徽菜产业规模;鼓励知名徽菜餐饮企业积极开拓如月子餐、老年餐等在内的更多细分市场。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徽菜师傅技能培训1108人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池州市

以举办第一届“池州原生态美食名厨”职业技能大赛为主线,串联美食文化论坛、美食展示、小吃品尝、名菜名厨名店评选、美食文化品牌LOGO征集等活动,并采取“传统媒体+新媒体”全方位宣传,展示池州“1+5”美食系列产品,推进“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落到实处。

淮南市

举办第一届“新徽菜·名徽厨”专项职业技能大赛,吸引来自合肥、淮南等地的15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涉及“中式烹调(徽式菜肴)”和“中式面点(徽式面点)”两个项目。举办大赛旨在通过比赛培养、选拔优秀的烹饪技术人才,为淮南市开展暖民心行动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支撑。

阜阳市

以“新徽菜·名徽厨”行动为载体,从技能培训、品牌保护、创业扶持、产业联动、文化塑造等7个方面,制定22条政策干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培塑阜阳小吃品牌。截至目前,已为329家小吃授权经营门店授牌,组织小吃品类产品标准开发30个;全市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4577人,完成省年度目标任务660人的693%。

(记者 张岳 刘良慧 见习记者 方舢 整理)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