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5日,由安徽省社科联、池州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家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池州学院召开。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李兵,池州市委副书记田昕,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王后林,淮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立驰,池州学院党委书记孙晓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兰荣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高校、研究中心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李兵代表省社科联向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他指出,池州学院坚持以内涵提升和特色发展为主线,将家风文化引入校园,把优秀家风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承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组织实施了“六个一”特色工程,成效显著,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力。他表示,省社科联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宣传普及”职能作用,构建多学科、高层次、权威性、品牌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要求落地生根。
田昕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致以衷心的祝贺。她指出,池州学院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积极主动立足池州、服务池州、贴近池州、融入池州,在家风文化研究与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家风文化学术研讨会”是池州学院打造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希望专家学者继续深入挖掘池州这片历史底蕴丰厚大地上的优秀家风资源,潜心研究优秀家风和地方特色文化,为池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后林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近年来,池州学院探索了高校家风文化育人的新模式、建立了高校家风文化育人的新机制,开创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取得了系列成果,产生了积极效应,打造了家风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希望切实发挥好家风的教育引导功能,把传承好家风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大学生的文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承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家风建设推动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的家风文化在校园文化繁荣、文明风尚引领和基层社会治理中德润人心的功用。
张立驰指出,家风文化蕴含的个体道德修养、耕读并重的求知与实践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天下为公等内容,体现了中华文明所独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对五千余年中华文明不断、华夏文脉不绝有着重要的贡献和价值。开展家风文化研究,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注重地域性特征,扎根中国大地,认真收集梳理,充分挖掘提炼,做好高质量文化供给和繁荣文化事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大文章,成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
孙晓峰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家风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和资源。近年来,池州学院以家风文化建设为切入口,把重视家风文化建设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起来,提出“家风文化进校园”新理念,推出家风文化理论与实践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两个结合”的育人新举措,探索家风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教合一”的育人新路径,提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校园文化渗透、身边好家风典型示范“三个注重”的家风文化育人新方法,构建优秀家风文化融入高校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新体系,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化、个性化、本土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家风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色品牌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响亮名片。他表示,通过家风文化资源的共享、家风学术会议的共办、家风文化馆的共建,对推动学校建设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共融、各校文化研究的共进及实现多方合作的共赢有着重要意义。
郑兰荣在主持时表示,希望莅临研讨会的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为学校的发展特别是家风文化建设畅所欲言、建言建策。
会议以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个阶段进行。
主题报告阶段由校党委副书记崔国发主持。江苏师范大学家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延斌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世华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路丙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张丁,中国孔子基金会原副理事长牛廷涛,益普索(中国)消费科技研究院院长周启群,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鲍红信博士等七位专家学者围绕家风文化,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专题发言,拓宽了会议讨论的角度,丰富了会议讨论的内容。
在分组讨论阶段,与会学者们以家风文化为主题展开了多方面的沟通、研讨和交流,并就当前新时代下的家风文化的研究方向、应当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诠释了中国家风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交流了研究心得体会。
闭幕式上发布了《池州宣言》,倡议加强合作、定期举办全国性家文化研究论坛,建立全国家文化联席会议机构,共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家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助推全国家庭教育和家文化学术交流与实践探索。
(袁梦成、周庆庆)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