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跑出新能源青春“加速度”

2023-09-01 17:13:02   来源:安青网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江淮汽车新能源技术团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在这么多年的新能源汽车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智能网联技术团队的成员们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迭代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期走进江淮汽车现场,去感受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这群年轻人身上的青春力量。

组建智能网联技术团队

走进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自动驾驶设计部技术副总监时利正在和团队成员们一起进行即将投放到中央公园项目园博园里的无人驾驶小巴车的软件集成和测试工作。

“我们团队自从接到这个项目后,每个人都是十分激动,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次锻炼机会。大家严阵以待,从自动驾驶系统的方案设计、应用层软件集成,到软件部署实车测试,每个人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时利告诉记者,早在2015年,江淮汽车就开始发力,专注于智能网联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而他们团队便是负责最前沿的自动驾驶技术。

目前,凭借自主研发创新与开放合作,江淮汽车在智能架构、智能驾驶、智能服务等领域构建了行业优势。

担任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自动驾驶设计部技术经理的丁钊便是时利团队的一员,最近刚和他的同事们出差学习一周回来,接着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无人驾驶小巴车最后的软件部署实车测试阶段。

“我们现在就在进行这辆无人驾驶小巴车的软件集成测试,这辆无人驾驶小巴车届时将在即将开幕的园博园里正式亮相、投入使用。我们设计了好几条路线,游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线路和上下车的站点就可以,也将大大方便游客的参观乘坐。这个车上还配备了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相当于车子有了眼睛和感知,确保了车上乘客的安全性。”丁钊对着设计的线路站点图认真地介绍。

像这样的测试,丁钊和他的同事们最近这段时间已经不知道反复进行了多少次。

“我们现在再多的测试都不为过,只有反复地测试,才能把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到,在投入使用之前解决,确保车辆安全使用。”丁钊说。

2018年前后,自动驾驶设计部正式成立,当时部门新入职大学生占了一半,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丁钊便是其中之一。

时利告诉记者,那时团队老员工是从其他业务部门加入过来的,多数是大学毕业两年左右的新人,之前主要从事发动机、车身设计、电气设计等相关工作,基本没有自动驾驶相关技术背景,面对新的方向和任务,大家却斗志昂扬。

“因为我们从事了江淮汽车最为前沿也是智能网联领域最为前沿的技术研究,再加上大家都不是自动驾驶科班出身,所以无论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大家都很努力学习,相互进行授课,不分资历。”丁钊笑着说。

时利说,部门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大家每天下班后,很多人学习到晚8时以后,有些同事甚至晚9时多才回去。没有过多的约束,大家共同学习,一起上车测试验证等”。回忆起那段时光,时利非常感慨,他说那段时光给他留下非常难忘的印象。

无人驾驶小巴车生产现场调试

团队成员在实验室联合调试

青春就是不怕失败

为促进能力提升,检验技术研究成果,2018年8月,核心团队六名成员一起前往重庆市参加了首届i-vista自动驾驶挑战赛。

“刚来团队四个月,让你去参加比赛,担心吗?”

“能参加这类比赛,整个江淮汽车就我们一个部门,舍我其谁,我们的风格就是干。”丁钊十分淡然地笑着回答。

为了快速提升团队能力,团队成员前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驻点学习,大家以“学生”的身份谦虚地向他们请教,积极提升个人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了智能感知、决策及控制等自动驾驶关键核心技术,也为参加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辛苦的努力,江淮汽车的自动驾驶车辆出现在了首届I-VISTA自动驾驶挑战赛现场,由于缺乏对比赛场景的精准认知,车辆在一个下长坡并且有电磁干扰的路端出现问题,导致功能推出,只能被迫退赛,整个比赛没有跑完全程。

“记得当时参赛的同事们都默默低着头坐在赛道边,谁也没有说话,都不想看对方的眼睛。”回忆起那一刻,丁钊依然历历在目。

但是这次失败并没有击倒丁钊和他的同事们,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斗志,让他看到与行业的差距以及当前存在的不足,江淮汽车开始给予更大的支持,协调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丁钊告诉记者,回来之后,江淮汽车第一时间引入新的技术、新的人员,更新升级了车辆的平台软件、技术模块、硬件平台,补充现有系统中存在的不足。

“在平时,江淮汽车给予了我们大量支持,新设备采购以及新技术引进也是优先保障,人员的成长以及部门技术储备逐步充实起来。”丁钊说。

当时新能源智能汽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身边很多人都劝丁钊放弃这个方向。但是丁钊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每当看到自己研发的技术在新能源智能汽车上投入运用后,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别看他们说起来这么轻松,实际背后常常是‘压力山大’。”自动驾驶设计部产品经理岳丽姣在一旁补充道。

岳丽姣是江淮汽车自动驾驶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在江淮汽车工作近15年的她,对传统的车辆研发工作有着成熟的经验。2018年之前,她主要从事车辆底盘研发工作。她说,江淮汽车是传统的制造型车企,有着严格的产品开发流程。然而,转向自动驾驶研发后,敏捷开发思想渗透到功能开发的各个领域,团队要和很多的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合作,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对产品开发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差距,如何与合作方开展有效的合作,既能兼顾车企的开发流程又能兼顾敏捷开发的思想、快速出产品,成为产品团队最大的挑战,为了避免大家在理解上的歧义,随时随地的电话会议成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沟通方式,电话会议对齐认知再加上以文档的形式固化经验教训,产品团队最终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功能开发流程并很好地集成到江淮汽车的产品流程体系中并按时交付。

“面对一个自动驾驶项目,我们需要对接很多个合作方,分析成百个功能指标,做数百个场景的场地试验,检查几千条的信号数据。因为是前瞻技术研究,很可能历经种种失败。再加上目标市场需求的时时变化,对功能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所搭建的软件架构必须具备很好的可扩展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一开始,大家对需求变更很排斥,在不断的架构优化后,功能变更所带来的技术开发工作量逐渐减小,大家的态度从抗拒变更转向拥抱变更,时刻准备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自动驾驶产品。”岳丽姣欣慰地说,即便再累再难,也挡不住团队的信心和执行力,江淮汽车的自动驾驶事业在团队合力的推动下,朝着设定的目标奋勇直前。

团队内部技术研究项目结题合照

坚守结出丰硕成果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作为一家以技术为引领的汽车企业来讲,更是如此。

2019年,团队再次赴重庆市参赛,江淮汽车派出了比第一次参赛更大的参赛队伍,但是就在比赛前一天下午,参赛车辆突然出现故障,急需更换器件,当时现场没有备件。

就在团队近乎绝望时,保障团队首先联系了重庆市的4S店进行咨询,同步让在合肥市的同事乘坐当天最后一班飞机赶往重庆市,在比赛的前一个小时,成功完成全部系统修复。

这次比赛,丁钊的团队获得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虽然相对第一次参赛进步很大,但是因为小的失误错失第一名而痛心不已,充满遗憾。”丁钊说。

回来之后,团队选择继续准备第三次参赛,各个模块经过两年磨合,已基本优化成熟,团队成员更是鼓足干劲,终于在2020年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

丁钊笑着说,通过参加这几次比赛,验证了他们的技术水准。他们也开始向前瞻技术的产业化方向转变,探索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应用的过程,这才有了当前NOP(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量产,大众智慧物流小巴车的示范应用等一系列落地应用。

自2016年以来,时利带领的自动驾驶团队通过实施自动驾驶平台技术研究项目,细化分解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控制、执行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完成了安徽省重大项目《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安徽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江淮汽车首个L3自动驾驶量产项目《iS4搭载智能驾驶J-Pilot3.0产业化》以及江淮汽车首个L4级自动驾驶项目《面向量产的高度自动驾驶关键系统攻关与整车开发》等重点项目的开发任务。项目推进的过程阻力重重,“迎难而上”是团队的座右铭,正是这种JAC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赋能智能驾驶技术前行、助力自动驾驶团队取得累累硕果。

截至目前,团队已经开发了二十余项量产智能驾驶功能,并完成自动环卫、自动代客泊车、自动驾驶出租、智慧物流等L4级技术的示范运营,实现了前沿智驾技术的落地应用。

如今,江淮汽车聚焦智能化焦点技术,系统构建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成为智能网联领域首个通过CNAS认证的整车企业;同时,江淮汽车以战略合作为触角,深度链接大众、蔚来、华为、科大讯飞、地平线等头部企业,打造智能汽车高质量“朋友圈”。

未来,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在江淮汽车聚力发展智能汽车和智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牵引下,将始终如一努力奋进,全力以赴,实现超越。

获2020年(第三届)i-vista自动驾驶挑战赛一等奖

本报记者:丁亚东

 

 

    责任编辑:丁亚东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