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文化 >正文

潘晓冬笔下的淮北

2024-12-27 13:20:39   来源:淮北文旅体

近年来淮北市深度打造“煤美与共• 湖上淮北”的城市名片。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长三角区域文旅交流合作 。在合肥召开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发布会”上,江浙沪皖党政首长面前摆放的《合肥十景》青花瓷杯,就出自淮北籍画家潘晓冬的手笔。他倾情于安徽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以游者的身份、画家的视角创作了《大美安徽•礼赞文旅》系列,淮北题材是本系列唯一不是以游者身份创作的作品,他在淮北生活了四十多年,父母是第一批建市干部,他对淮北有着特殊的感情。儿时曾独自徒步八公里三次登上石山孜飞来峰、中学春游常去化家湖观赏金灿灿的油菜花,后来才知道这两处竟然都是新石期文化遗址,是淮北的文化之根!濉溪老石板街的糊辣汤、临涣的棒棒茶、东关的羊肉汤和龙脊山的地锅鸡,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无不勾起作者魂牵梦绕的乡情,还有那香甜的黄里巴斗杏、塔山软籽石榴、隔壁千家醉的口子酒、心心念念的柳孜隋唐大运河。

淮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潜移默化中源源不断滋养并激发着作者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一件件真情流露、雅俗共赏的作品就像一首首小诗诉说着相城的岁月静好。“穷天地之真,乐生态之美”便是淮北籍已故中科院院士、环境科学家王如松对潘晓冬作品的评价。在王如松去世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胡锦涛两任总书记致唁电表示哀悼,中央高层领导重视他的学术成就,王如松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论和所从事的城市生态学实践,为国家生态战略转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淮北的生态治理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淮北人民不会忘记他,作者笔下那栖息着成群结队野鸬鹚的南湖鸟岛、荷叶碧连天的东湖等表现生态之美的作品同时也是对淮北一中校友王院士的缅怀。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北、发现淮北的美、讲好淮北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画家的视角,领略一下淮北另一种别致的美。

潘晓冬画作欣赏

《相山新雨后》

《杏花春雨黄里》

《化家湖岸菜花香》

《塔山石榴分外红》

《飞来峰远眺》

《古寺花木深》

《南湖朝霞波满金》

《水天一曲清凉散》

《东湖新姿》

《岁月静好》

《古镇茶更香》

《永恒的丰碑》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