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安徽省青年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时政要闻 >正文

【新春走基层】这条路布满“英雄气息”

2025-02-13 15:15:21   来源:安徽经济网

“这里英雄辈出,有说不完的英雄故事。”2月11日,在合肥市淠河东路与青阳路交汇处,记者看到,展示墙上红色标语十分醒目,仿佛把行人带进英雄的世界。

淠河东路,坐落于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青阳路社区。“这条850米的道路,沿线汇聚了合肥市军休三所和四所、核工业二二一局合肥管理处,以及中国电科38所、解放军901医院等单位。”合肥市蜀山区政府工作人员说。

透过展示墙看到,这里有奋不顾身、保家卫国的革命英雄,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功臣模范:63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10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401名英雄儿女参加二二一厂建设,对“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沿淠河东路南侧从西往东行走,“英雄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还有自力更生、精研国防的科技专家和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抗疫先锋:3268人参与过预警机等“大国重器”研制;40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疫、301位医护人员驰援上海。这里,811人获得国家或有关部委颁发的勋章、奖章、纪念章,523名共产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沿途经过的团安新村,有500人是上世纪90年初从青海221基地搬迁而来。记者走进小区,红彤彤的灯笼高高挂起,三五成群的老人在暖阳下说笑着。小区南边的二楼活动室,老人们围坐一起,玩起了扑克牌。

据了解,从1958年开始,先后有一万多名科技英雄隐姓埋名到青海“金银滩”大草原,在不到十年时间里,基地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随着基地的关闭,221基地近五万人分到全国536个县市,其中有500名“英雄儿女”来到合肥,居住淠河路。

团安新村大门旁边,硕大的红色展示墙上,“英雄在我们身边”七个大字立起来了,行人争先恐后“打卡”。一位年轻人自言自语道:“真没有想到,这条路上居住着这么多的英雄人物!”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是一个国家内生力量的精神内核。淠河东路,一条写满英雄故事的光荣之路。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的当前,如何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让这些英雄故事“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进而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值得深思。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