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一清明,一岁一追思。英灵不朽,山河永念。
为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连日来,铜陵市让追思与传承并重,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全市少年儿童纷纷走进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在“云端”献花,或网上留言,通过一场别样的清明“思政课”,掀起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让爱国情怀在未成年人心中深深扎根。
4月1日上午,铜陵市枞阳县会宫中心学校少先队员们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沐浴着清晨的阳光,怀着崇敬之情,徒步来到当地姚志明烈士墓,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不忘革命先烈,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远大理想,磨砺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该校少先队员王嘉悦同学代表全体队员以红领巾的名义致敬英雄。
活动中,少先队员们在烈士墓前齐敬队礼,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随后,同学们虔诚地将手中的鲜花摆放在烈士墓前,一朵朵鲜花表达了对烈士的无限敬意与怀念。
而在同一天,铜陵市义安区钟鸣中心小学师生代表前往当地泉栏烈士墓和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开展了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清明节祭扫活动,引导学生铭记革命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前,学生代表向烈士墓敬献花圈,各班级同学依次敬献亲手制作的小白花,寄托对革命烈士的深切哀思和无限怀念之情。
祭扫仪式结束后,师生们前往铜陵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参观。在纪念馆前,师生们整队并拉横幅留念,随后有序进入馆内参观。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和详实史料,生动展现了铜陵人民抗日革命历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人民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奉献生命的大无畏精神。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赓续红色血脉而努力拼搏,以更浓厚的爱国主义精怀和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为中华崛起而读书。”4月2日,在枞阳县旗山小学组织开展“云端”祭英烈活动中,该校学生黄子墨这样说道。
为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当日上午,枞阳县旗山小学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云端”鞠躬、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先烈们诚挚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以英烈为榜样,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践行担当,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该校学子胡雄鹏在“云端”留言中这样写道。
在铜陵市铜官山社区关工委,“中国好人”、关工委“五老”宣讲员汪荣振带领着学生们认真学习革命英烈英勇事迹,并通过线上祭扫活动,引导学生们在追思中感悟先烈精神,在“云端”留言寄托哀思,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活动通过“云端”献花和红色课堂,将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互融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掀起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传承,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锐意进取,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而在铜陵市铜陵中学附近的顺安镇城山村长眠着一位女烈士——刘四姐,清明节将至,铜陵中学组织青年学子前往“刘四姐烈士墓”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纪念身边的女英烈。
登上城山村山路,沿途松柏苍翠、春阳和煦,队伍整齐有序。在烈士墓前,学生代表敬献花圈,全体师生垂首默哀、行三鞠躬礼,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刘四姐烈士的深切追思。
“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奋勇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烈士墓前,铜陵市高一(3)班朱沁瑶同学带领全体学生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山谷,彰显出新一代青年学子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
铜陵市一中江北分校“无名烈士墓”是铜陵市域内仅有的一座校园内红色资源,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几十年来,学校师生一届接着一届,接力守护烈士英灵,并在校园内设立了无名英雄烈士纪念碑、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红色宣传长廊。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铜陵市再一次聚集全校师生深切缅怀革命烈士,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瞻仰烈士墓碑,聆听英雄故事,了解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进力量。
“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远不忘他们流血牺牲的无畏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大家站立在烈士墓碑前,听着烈士们的事迹,学生代表李亿发表了感人至深的发言。
丰碑屹立,精神长存;慎终追远,家国永念!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据悉,为让红色基因植根于青少年学生心中,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在清明节之际,铜陵市中小学积极通过“场馆+思政课”模式,用红色记忆映照理想信念,以红色文化涵育时代新人,激发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热情,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
不仅如此,该市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样态,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用“青少年的方式”,让红色教育“动”起来,积极打造校外“红色教育大课堂”,用好用活学校红色教育资源,原汁原味讲好红色故事,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用好清明节教育资源,共同营造致敬英烈,缅怀英雄的社会氛围。并通过主题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诗文朗诵、主题班队会、制作“清明节”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把思政课堂、党团活动等拓展到红色教育基地,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引导青少年学生见贤思齐、崇尚英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用红色精神滋养青少年拔节成长,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通讯员 徐小波 本网记者 程榕娟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