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技种粮,全国种粮标兵徐淙祥的1230亩小麦预计今年亩均产量600公斤以上;把水表玩出新功能,安徽美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有望实现年产值翻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西田坡庄台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在阜阳,一个个“丰收故事”正在上演。
阜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四良两优一智”七大增粮工程,打造特色、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奋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加快突破。
数字赋能,粮食丰收有保证
“现在是小麦拔节孕穗期,浇水灌溉非常重要。”3月7日,在太和县农业现代示范园,徐淙祥组织人员对小麦进行灌溉补墒。麦田里,几台自走式卷盘喷灌机正在为小麦输水“解渴”。
“冬怕弱,春怕黄,拔节以后怕没墒。”徐淙祥告诉记者,近期少雨,墒情较差,小麦需要补水。面对需要“解渴”的1230亩小麦,徐淙祥脸上不仅看不出紧张,反而显得气定神闲。
摇臂式喷枪、自走式卷盘喷灌机、大型桁架式喷灌机......这些先进的灌溉设备正是徐淙祥的底气所在。“打开手机App,简单操作几下,喷灌机就能自动边走边灌,省心省力。”徐淙祥自豪地说,科技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很好的运用。
“天气干旱,对小麦增产是好事。”徐淙祥向记者解释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天气干旱意味着光照充足,只要及时灌溉和施肥,产量肯定不会差,“农民决定不了天气,但可以控制浇水和追肥。”
望着绿油油的麦田,徐淙祥自信地说,只要没有自然灾害,今年小麦打底亩产600公斤,高产田块将突破800公斤。
2024年,阜阳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65.45万亩、总产达107.76亿斤,粮食播种面积、总产继续稳居全省首位。优质粮食播种面积860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
“今年,我市将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推进数字应用场景建设,促进节本提质增效。”阜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基地集成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空间遥感等数字技术,累计建设省级数字农业工厂30个以上,通过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持续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力争总产有所突破。
创新引领,科技企业效益增
司空见惯的计量水表竟能玩出许多“花活”。记者在安徽美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区看到,从传统机械水表到智能远传水表,各式各样的水表令人目不暇接。
美硕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远传水表、抄表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工程安装和售后服务的高科技企业,成功研发机械式无源智能水表。“无源智能水表意味着不需要电源供应也能工作,极大地拓展了水表的适用范围。”该公司负责人尹传君说,他们生产的智能水表,具备远程发送用水信息的功能,配合公司研发的智慧水务平台,可以帮助自来水企业及时向用户推送用水量、水费等信息。
美硕科技研发的智能水表还能通过监测家庭用水情况辅助判断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尹传君介绍,一个家庭的用水量是相对稳定的,当水表感知用水数据异常时,将触发预警并推送信息,通知老人家属和社区工作人员到现场确认老人生存状况。
2024年6月,美硕科技落户阜阳,半年实现产值4100多万元。“今年我们有信心实现产值超过1亿元。”尹传君表示。
目前,阜阳市高新技术企业达80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927家。2024年,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6%,科技服务业固投增长21.3%,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11.3%。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阜阳市积极争取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获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19个,组织实施市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8个,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贝克制药等5家企业获省科学技术奖,智磁等4家企业入围省研发投入“双百强”榜单,昊源化工吗啉产能、欣奕华显示光刻胶出货实绩、云龙粮机输送机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首位,天鸿锂电池干法隔膜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农旅融合,打造乡村风景线
“今年草莓效益不错,每亩能卖三四万块钱。”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村民程泽梅在本村西田坡庄台附近流转了18亩土地种植草莓,5年来年年收成都不错。她准备扩大经营规模,再流转30亩地发展蓝莓、葡萄、樱桃种植。
在程泽梅看来,她的草莓园能有这么好的效益,与西田坡庄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密不可分。“来采摘草莓的游客很多人是冲着西田坡庄台来的,近年来到这里旅游观光的人越来越多,草莓经常供不应求。”程泽梅开心地说。
西田坡庄台始建于1953年,占地面积13.2亩,台高海拔30.55米。“庄台原有居民124户426人,通过居民迁建行动,目前剩余36户93人。”利民村党总支书记郭利强说,2018年以来,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庄台“五化”(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新建主干道1条、2处停车场、1处小广场、2处公厕,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提升。
2023年7月,西田坡农产品展销中心暨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面积60平方米,提供农产品展销和游客咨询服务。目前,该中心售卖的特色农副产品以及具有蒙洼特色、西田坡庄台元素的文旅小商品近40种。
郭利强介绍,利民村以打造和美乡村为抓手,挖掘每个庄台的特色文化,西田坡庄台的特色是党建,东田坡的特色是皖北民俗主题,前李寨东台的特色是农家乐、船屋民宿,后李寨前台的特色是水上项目......打造个性鲜明、相辅相成的乡村旅游风景线。
从智慧农场里跳跃的科技代码,到高科技企业的“创新矩阵”;从蒙洼蓄洪区“水退人进”的浴“水”重生,到“千万工程”的“一键美颜”——阜阳的丰收故事,既是黄土地粮满仓廪的底气,也是产业链数字赋能的锐气,更是阡陌间和美乡村的生气。
(记者 安耀武 李鹏)
责任编辑:祁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