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团聚宣州”遍地开花

2025-04-15 17:24:20   来源:安青网

日前,宣城市宣州区召开“团聚宣州”社区实践项目两周年总结暨加强校地共青团融合发展推进会。2023年年初,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以下简称合工大宣城校区)团委与团宣州区委联合启动“团聚宣州”社区实践项目,将社区青春行动与青年志愿服务结合,推进校地合作参与社区青春行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两年来,合工大宣城校区12个系63个班级团支部与宣州区12个乡(镇)、街道73个行政村、社区结对共建,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走出了一条校地协同育人与基层治理创新双向赋能的新路径。

“团聚宣州”社区实践项目两周年总结暨加强校地共青团融合发展推进会

下沉社区的大学生

两年的大学生活对于合工大宣城校区202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陈雨浓来说忙碌而充实,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他还乐此不疲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他与宣州区洪林镇洪林社区结对开展产业调研、技术推广、科普服务等活动,在科技赋农的过程中,让课本知识与实验室成果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2023年11月,由合工大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和宣州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宣州农业加工产业发展论坛举办。陈雨浓作为学生志愿者参与了论坛的筹备及保障工作,并为农业产业升级建言献策。之后,在洪林镇推广“禽舍环境控制”系统时,一个年龄偏大的养殖户认为设备操作复杂从而产生抵触情绪。陈雨浓和实践团队连夜将系统的控制界面改成了语音交互系统,帮助养殖户提升了生产效能。

去年暑期,陈雨浓跟随“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宣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了解到一家肉类加工厂因碎骨残留问题屡遭投诉。没多久,他便和团队利用专利“机器视觉碎骨检测系统”对原先的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不想,系统安装后却因为受到车间里的蒸汽干扰导致摄像头失灵。为此,他和团队又更换了耐高温的工业相机,并增加了AI动态模糊修正功能,最终将碎骨检测的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连工厂经验丰富的质检员都感慨:“你们这群大学生比我们这些老师傅还‘火眼金睛’。”

“走进社区参与实践,就是走进了真实的社会。”在宣州区鳌峰街道锦城社区开展的一次儿童陪伴活动中,合工大宣城校区2022级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生刘柳悦关注到了坐在拐角、默不作声的小男孩乐乐(化名)。热心的刘柳悦主动走上前,引导他和自己一起制作手工、参与游戏。看着乐乐从怯懦、不理会到慢慢伸出手,再到微笑着展示自己完成的作品,刘柳悦说,那一刻,抽象的社会问题化作了指尖可触的温度。

此外,刘柳悦连续两年参与宣州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联合宣州区住建局,对未改造、改造中以及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展开走访调研。她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针对实际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撰写了一份对应的解决方案。去年暑期,她又带队在宣州区开展和美乡村建设调研活动,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居民精神物质生活质量”等方面开展走访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土木工程不是冷硬的混凝土,当我们蹲下来倾听这片土地的心跳,图纸上的那些坐标便有了温度。”刘柳悦表示。

在宣州区鳌峰街道阳德社区,合工大宣城校区2023级法学专业学生袁欣雨的普法课堂很受欢迎。针对未成年人,她开展趣味普法小课堂;针对老年人,她制作海报科普电信诈骗。她既能用趣味法治视频逗得孩子们前仰后合,也能通过“烟头换鸡蛋”的活动让老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舒展笑颜,还能在红色宣讲时让革命先辈的草鞋踏响新时代的回声,播撒红色的种子。

袁欣雨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市井语言,在社区街巷传承法治薪火。如今,社区居民遇到法律问题就会想到找“小袁老师”咨询。对此,她说:“我们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社区治理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既提升了自我,又反哺了社会,实现双赢,很有意义。”

两年来,“团聚宣州”社区实践项目让青春激流在宣州大地交汇,激发出青春奔赴基层的信心与决心。大学生们用智慧与汗水印证:当青春力量下沉基层一线,象牙塔里的知识、实验室里的数据便能够在实践中淬炼出丰硕的果实。

陈雨浓在乡村开展调研

刘柳悦(右)开展反诈宣传

袁欣雨(右一)在儿童服务站陪伴孩子

可圈可点的治理变迁

“过去两年,街道围绕‘团聚宣州’社区实践项目的重心,精心搭建实践平台,不断拓展实践领域。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街道和社区也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采访中,鳌峰街道团工委书记高陈一一悉数合工大宣城校区大学生投身社区的精彩实践:在社区宣传活动中,大学生通过派发传单、讲述事例等方式传播文明创建,有效提升居民的创建意识;在环境整治活动中,大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清理卫生死角,打造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在关爱孤寡老人方面,大学生陪他们聊天、表演节目,给老人带去了温暖与欢乐;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大学生精心打造课程,耐心进行辅导,用心陪伴、用爱浇灌。“大学生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为街道的各项工作注入了新动力。”高陈补充道。

两年来,宣州区澄江街道为“团聚宣州”社区实践项目精心设计了包含社区服务、文化传承、社会实践等多类别的“实践菜单”。街道团工委书记俞龙介绍,围绕街道社区治理需求,组织大学生开展“儿童服务站·公益小课堂”活动,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生活;开展文明创建专项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结合街道境内的开元古塔等文化资源,组织大学生开展文化调研与宣传活动;引导大学生担任社区政策宣传员,普及各类政策法规;组织专业相关的大学生深入乡村,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等。“大学生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信息采集、活动组织、科技助农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的工作效率。”俞龙表示,两年来,大学生参与社区实践带给社区的改变可圈可点。

采访中,街道也客观地指出了社区实践项目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例如,部分实践活动缺乏长期规划和连贯性,存在“碎片化”现象,难以产生长期稳定的效果;部分实践活动局限于简单的志愿服务类别,未能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年龄优势;校地双方的沟通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在一些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出现衔接不畅的情况等。

针对这些问题,街道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和计划。例如,系统地谋划实践项目,制定详细的项目规划,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实践活动具有连贯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拓展实践领域,创新实践形式,引导大学生将前沿科技应用到社区发展中;校地双方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等。

当大学生手持专业仪器走进老旧小区,扛着摄影机拍摄宣传历史遗迹,光脚踏进稻田调试新设备,这场持续两年的“团聚宣州”社区实践项目正在宣州区的街巷阡陌间书写着校地共生的温暖叙事。这些画面与片段拼凑出的不仅是服务时长,更是一代青年与一座城市的情感联结。

大学生参加公益植树

项目对接座谈会

深度融合下的双向奔赴

“社会实践作为育人的‘第二课堂’,是引导与帮助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感知社会、奉献社会,从社会中得到锤炼,增长知识与才干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社区实践项目,引导大学生与城乡社区双向奔赴,也能为缓解就业压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带来新的机遇。”合工大宣城校区团委书记徐姗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团聚宣州”社区实践项目实施两年来,校地共青团组织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赢共利、共同进步的理念,通过校地共建、支部结对、团员报到、骨干兼职等方式,打造校区、院系、支部三级对接体系,大学生下沉社区以一堂团课、一项实践、一场活动、一次调研“四个一”工程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

为保证项目的创新与可持续性,校地共青团双方共同探索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共建模式,构建“供需对接——宣传发动——项目实施——评价总结——品牌凝练”的全链条工作体系。为破解前期实践深度不足、成果转化乏力等挑战,校区团委积极协调不同院系专业与社区实现需求的精准匹配;创新以计入实践时长或学分,开展相关荣誉表彰,采取与创业孵化、就业实践相结合等形式激励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团聚宣州’项目实施两年来,人才交流更加密切,实践育人更加显著,产业合作更加深入。”团宣州区委书记张宇瑶介绍,目前合工大宣城校区与宣州区12个乡(镇)、街道73个行政村、社区结对共建;超过1500人次大学生深入基层实践;产学研合作项目10余项,初步实现了校地合作共赢。

为使项目落实落细,团区委通过走访村(社区)、邀请基层团组织书记开展座谈交流,形成项目清单,实现精准对接需求;采用社区“点单”、团组织“派单”、志愿者“接单”的订单化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并逐步完善保障机制,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采访中,校区团委表示,接下来将联合团区委在首批挂牌的16个示范社区中进一步广泛调研,根据社区特色、社区需求推进“一社区一精品项目”,推进“专业+实践”行动,引导大学生带着课题走进社区,带着问题开展实践,结合专业特长参与社区活动,让大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社区共建“合伙人”。团区委也将紧紧围绕宣州区的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方向,设置更具专业性、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岗位,让大学生实践更贴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跟踪关注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引导他们将实践的情谊转化为长期建设的力量,为宣州区团聚更多青年人才。

如今,“团聚宣州”不仅是实践平台,更成为青年与城市对话的桥梁,青春与社区的故事还将续写新的篇章......

(记者 谢婷婷 通 讯 员 陈宜茹 高 敏)

□配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