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夏冰(左一)与学生互动
从教20年,手机24小时不关机,曾在凌晨2时陪伴哭诉的学生,也曾在凌晨5时接到学生家长的求助。只要电话那头需要,夏冰都会立刻放下手里的事,或转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倾听、安抚或做好预约咨询。
一次走访学生家里,学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已经好几周了,既不出门也不说话。隔着一道门缝,夏冰跪坐在地板上跟她用纸笔聊了一个多小时。离开时,学生递出来的纸条写着,“谢谢你”。
夏冰,铜陵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2003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该校担任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0年来,她立足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在学生的心田播撒阳光。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师表形象,帮助学生拨开心灵上的雾霾,更自信更乐观地投入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心灵的工程师。
无假无休 年服务时长500小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直抵学生心灵的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了胜任这份工作,从业20年,夏冰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从未停止专业上的追求。在沙盘游戏师的学习和考核中,她查阅大量书籍、结合大量案例,考核要求个案咨询记录12次,而她为了选择个案,就做了二十多次的访问和评估。她说,考试是一回事,工作是一回事,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获得GCDF全球生涯规划师认证的夏冰带领心理教研组,研发“我的未来不是梦”生涯校本课程,进行“一沙一未来”团体沙盘活动。2020“夏冰工作室”申报成功生涯规划明师工作室,开展教研、学术探索和实践工作等。同年,该校申请并成功挂牌全国中小学生涯教育实验学校。
这些年,夏冰接触过很多被家长、老师贴上“厌学”标签的学生,事实上他们有的是在学校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可能是同学之间交往上的、也可能是跟老师沟通上的,有的是对自己的期待过高带来的自我怀疑,有的是学习受阻产生了过度的焦虑,还有的是学习方法和习惯上一直存在的问题等。有一个学生,高三时期,因为看不惯班主任的为人做事而拒绝去学校,夏冰数次与他沟通,从生涯期待、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再到人际相处的技巧等方面,一个月后,该生回归学校,当年高考被一所985高校录取。令夏冰欣慰的不仅是他出色的高考表现,还有他对班主任的理解和原谅,解开了自己的心理症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分节假、不分早晚。目前,夏冰每年累计咨询服务时长500小时,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及时为大家排忧解难,她也因此收获了学生们的喜爱和认可。她的工作室经常会来一些奇奇怪怪的“客人”,如小猫、小狗、小仓鼠、小鸭子等。“很多来访的学生,尤其是有抑郁症症状的学生,他们往往不善于表达感谢,但他们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带来分享”。夏冰说,这些“小客人”不仅让工作室变得热闹,也让这些学生变得开朗与阳光。
专业引领 科普心理健康教育
考虑到传统观点对心理健康有偏见,部分学生讳疾忌医,家长更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夏冰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取名“甜到心理”,原创一百多篇心理知识软文,以风趣幽默的风格娓娓道来专业的知识和建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通公众号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健康,能更主动更有效地关怀自己、关心别人。”夏冰说。
2019年,夏冰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同理心实验室”,依托学生社团以及研究性学习课题,带领心理教研组进行新的尝试。实验室邀请广大师生共同参与,通过开展读书会、心理剧排演、录制音频微课系列《谁动了我的同理心》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共情力,设立同理心,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生动实效的作用。
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夏冰带领心理教研组共同探索,研发校本教材,开设生涯团体活动,积极参加安徽省中学职业模拟挑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作秀摆姿态,而是要真正关怀学生的需要和成长”。夏冰举例道,在之前举办的一场“职业演讲”主题心理课中,一个性格腼腆的男生说自己的目标职业是军人,相比其他同学的目标职业天文学家、外交家,他觉得“不够高大上”。夏冰找到他,积极鼓励、耐心引导,使他对军人这个职业有了更加立体和全方位的认识,让他鼓起勇气参加了省赛。在去年的高考中,他顺利被海军工程大学录取,真正走上了筑梦之路。
“跟其他学科比较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很难看出成绩,很多时候都是对学生秘密的一场守护,枯燥又乏味,但是我很喜欢”。夏冰说,越是工作久了,越是觉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看着校园里一张张青春洋溢、阳光自信的脸庞,她觉得这就是心理健康教师最耀眼的“功勋”。作者: 程榕娟 徐小波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