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1月13日电(记者高飞跃)1月12日,安庆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安庆市市长张君毅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2024年,安庆全市上下锚定“进百强、上台阶”,交出了怎样一份答卷?
报告指出,预计全年GDP增长6%左右,跨过3000亿元历史性节点。
这一年,制造名城建设步伐加快。高价值发明专利量增长37%,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达615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3%。
这一年,市场活力不断迸发。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超500个、协议投资额超1800亿元;民间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3,“四上”企业数量突破5200家。
这一年,乡村全面振兴精准发力。建成高标准农田23万亩,耕地数量连续三年净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实现“双增”;“万企兴万村”实施项目501个、总投资近40亿元,村均集体经营收益突破50万元。
这一年,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长江文化研究院、黄梅戏文化研究院揭牌成立,“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累计演出近1.2万场次。
这一年,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救急难”互助社实现村(社区)全覆盖;“三公里”就业圈实现市域全覆盖,累计发放创业贷和稳岗贷30.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3.8万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安庆市提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生态环境质量及能耗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安庆推出“六大实招”。
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创新能力。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等行动;扎实开展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攻关项目,争创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及新材料等千亿产业集群;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完成亿元技改项目100个以上、技改投资增长15%;大力发展高端“双生”制造产业 ;加快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力争“天柱一号”火箭完成首发,建成安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深化要素综合改革。推深做实领导干部联系包保制度,常态化开展“宜咖吧”企业家沙龙等活动,持续擦亮“满宜办”一流营商环境品牌;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制度,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加快建成“无证明城市”;支持金融机构推出更多“小、快、灵”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融入多重国家战略。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与上海徐汇、江苏南通、浙江湖州常态化联系、全方位对接、定期式互访工作机制;完成岳西-英山等省际毗邻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编制;深化安庆池州“一江两岸、拥江发展”。
加速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完成“一带一轴一环三城”首发项目14个以上;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4个,改造老旧小区129个,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六大工程,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2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198万吨以上,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万亩;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开展“百村行动”,建成省级精品示范村2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80个左右。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
做强文旅融合特色品牌。实施重点文旅项目牵引、经营主体培育等行动,推进六尺巷、独秀山公园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深化“四季有戏”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高标准建设安庆戏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强黄梅戏数字云平台。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文化基因解码赋能工程,加强黄梅戏文化、桐城派文化等研究,建立黄梅戏曲本库和数据库;创建六尺巷礼让文化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
彰显民生保障成色和生态文明底色
全力以赴发展民生事业。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成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0家以上,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县5个;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万人。
持之以恒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推动美丽长江(安庆)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实现“清零”,创建省级美丽河湖;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林业碳票制度,创建省级绿美村庄、绿美乡镇40个。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加强系统思维、精准施策,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技防、物防、人防、工程防、管理防建设,扎实开展危化品、经营性自建房、燃气、电动自行车、特种设备、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治理,2024年及以前已排查出的存量重大事故隐患基本消除,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运用“六尺巷工作法”等治理方式,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9%;健全信访积案化解常态长效机制,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0%以上。
责任编辑: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