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安徽网事 >正文

滁州市第一幼儿园:童心塑泥趣,耕读传文化

2025-04-02 10:08:55   来源:安青网

近期, 滁州市第一幼儿园再次受邀参加2025万名儿童美术(泥塑)双年展,本次双年展的主题为——“中国面孔 世界容颜”。在滁州市第一幼儿园的园子里,一场围绕着泥展开的奇妙探索已然先行一步。一幼以“泥”为媒,将自然教育、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捏、塑、摔、玩中感受泥的生命力,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往自然与传统文化的大门,也为即将到来的双年展积攒着无限创意与活力。

泥巴地里释放天性,传统游戏焕发新生

当城市里的孩子逐渐远离泥土的芬芳,滁州一幼的孩子们却在泥巴地里找到了无限乐趣。踏入一幼的泥巴地,便能看到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玩泥的可爱模样。他们穿着小雨衣,在泥地里毫无顾忌地嬉戏,欢声笑语不断。在这里,泥巴不再是“脏兮兮”的代名词,而是孩子们探索自然的活教材。

“摔泥炮”是孩子们最爱的游戏之一。在家长开放日上,爸爸妈妈带着孩子重温童年记忆——把泥巴捏成碗状,反扣摔下,只听啪的一声,泥巴瞬间炸开。孩子们兴奋地大喊:“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在不断变换力道与角度的尝试中,地上很快布满了星星点点的“小火山” 。每一次用力摔出泥炮,都是孩子们力量面孔的生动展现,那股子蓬勃的朝气与无畏的勇气,在四溅的泥花中尽情绽放,让他们真切地感知到自己身体里蕴藏的力量。

从简单塑形到文化表达,泥工坊里的成长印记

泥工坊里,见证了一幼孩子们在泥塑创作中的蜕变。从最初的简单团捏,逐渐升级为细节满满的作品,孩子们手部力量控制更精准,对物体形状和空间结构把握更准确。本学期恰逢“耕读月”,老师们将农耕文化融入泥塑课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用陶泥塑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童耕趣事:弯腰插秧的小人、挥动锄头的农夫、扁担挑粮的劳动者......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童真童趣,跃然“泥”上。

孩子们在观察镰刀、磨盘、曲辕犁等传统农具后,尝试用陶泥复刻这些工具。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还深入理解了古人的智慧。从稚气童真到渐渐领悟传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的认知边界不断拓展,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也在悄无声息中稳步提升。

二十四节气遇上浅浮雕,泥土里的传统文化

立春的嫩芽、清明的细雨、霜降的麦穗......孩子们打破常规思维,利用无边界创作法将自己对节气的理解,用陶泥定格在泥板上,形成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无边界创作中,孩子们不受材料、形式和思维的限制,自由地将节气元素与泥塑艺术相融合,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泥土是有生命的,它能记住孩子的每一次触摸。”在这场玩泥之旅中,泥土仿佛成为了孩子们与自然、与传统文化对话的媒介。老师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为孩子们架起一座沟通自然与传统文化的桥梁。让孩子们在与泥的亲密互动中,真切地拥抱自然,深度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玩泥、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磨砺观察力、释放创造力、增强动手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即将到来的双年展呈上一份份满含童真与创意的精彩答卷 。

(王云慧 陈健健)

    责任编辑:李志慧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