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 安徽青年报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安青网>青年之声 >正文

“三对接五平台”赋能“六个之城”

2025-04-10 15:37:34   来源:安青网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王志鹏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紧扣省域副中心城市“创新、汽车、智算、枢纽、欢乐、幸福”六大发展目标,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为核心,创新“三对接、五平台”育人模式,破解产教融合堵点,近三年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3万人,成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样板间”。  

三对接:专业动态适配产业,锻造零磨合人才

专业链精准对接产业链:学院建立“四链融合”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开设的特色专业与省市主导产业匹配度达95%。针对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建立快速响应专班,形成“专业群——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进化的生态系统,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零时差”。

课程链深度耦合岗位链:联合奇瑞汽车、埃夫特机器人等头部企业,构建“岗课赛证创”五位一体课程体系。企业工程师带真实工单入课堂,开发模块化课程包32项,校企共建教材获国家级奖项16项。学生毕业即获“双证”(学历证书+岗位认证),实现“课堂即车间、结业即顶岗”。

教学链无缝衔接生产链:引进企业真实生产工业和生产线,构建“校中厂、厂中校”双螺旋育人模式,实训基地与企业生产线数据互通、标准共研。学生参与企业产品试制,教学进度与生产节拍同步,80%工科专业实现“现代学徒制”。近三年培养的480名现场工程师入职后无需培训直接上岗,被企业誉为“零磨合人才”。  

五平台: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破解适应性难题

市域产教联合体“破壁”资源壁垒:入选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芜湖经开区牵头成立理事会,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12个,年均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服务200余项。跨区域共同体“跨域”协同创新:联合长三角高校、企业组建“智能装备制造教育联盟”,牵头成立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等技术难题12项,实现“技术共研、人才共育”。特色产业学院“定制”行业精英:奇瑞汽车派驻12名工程师常驻授课,校企共建20个产业学院,定制化培养人才超3000人,企业满意度达98%。现场工程师计划“精准”匹配需求:践行国家级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探索“1+1+N”培养模式(教师+企业导师+N个实战项目),关键技术岗位适配率提升40%。数字化平台“破解”实训瓶颈: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抓手,虚仿实训资源覆盖70%专业,学生可模拟操作高端设备,破解实训设备投入大、更新慢难题。

适应性改革:从“跟跑”到“领跑”的职教突围

面对新技术革新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学院构建“监测——预警——响应”专业调整机制,设立产业人才需求数据库,定期发布“专业适配指数”,针对企业参与“冷热不均”问题,创新“教育贡献度”激励,激发企业深度参与动力。  

从“六个之城”蓝图到产教融合实践,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为改革核心,实现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真正走出了一条“城校共生、产教共荣”的特色化职教之路,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芜湖方案”。

    责任编辑:杜宇

    今日古诗词
    免责声明: 网站内所有新闻页面未标有来源:“安青网-安徽青年报”或“安青网”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安青网联系。转载稿件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