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刚过,秋意渐浓,相较于前段时间,气温有明显下降,昼夜温差也变大了,有些市民可能会感到手脚冰凉。泡脚、运动、喝养生茶饮、吃中药、艾灸......针对入秋后感觉体寒的情况,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求支招”,也有网友分享出了自己的“养生妙招”。秋季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记者联系专家进行了支招。
“不开玩笑,现在已经到了睡觉会被冻醒的程度了,多穿也不保暖,该如何调理?”“自从降温后,每天都很不自在,总感觉不够暖和,有啥好方法,求支招。”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于入秋后如何养生保暖,在网络上成为话题。还有人称,自己虽然是体寒,但又容易上火,很难调理。
对此,不少人发帖分享自己的养生经验。有人提出,自己自制“石斛茅根饮”“乌梅桑葚饮”,连续喝了一段时间就不上火了。还有人称,这样的症状,通过艾灸、针灸,就能“一招搞定”。
对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主任医师俞红五提醒,秋季常觉寒冷,可适当采取一些养生方法,但一定要注意“对症出招”。
俞红五介绍,经常感觉手脚冰凉,一般可以认为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到了秋天,气温下降,阳气不足的表现会更加明显,不仅是手脚冰凉,还可能出现肚子发凉的情况。而一边体寒一边又容易上火,则属于中医学中“上热下寒”的概念。不仅是手脚冰凉,还可能出现口干、口舌生疮、长痘等情况。
针对手脚冰凉,俞红五认为,使用温性药物泡脚,如肉桂、当归、干姜、花椒、艾叶等,以及适当运动,添衣保暖,艾灸气海穴、关元穴或神阙,按摩肚脐或命门穴,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可行的方法。不过,针对上热下寒的症状,则一定要注意,因为上热下寒的本质还是虚寒,不是热,所以清火的药物和食物要慎用,否则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加重体寒症状。
“针对上热下寒,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温性的中药茶饮,如肉桂、干姜等。或者还可以尝试将吴茱萸打成粉后调成糊状,敷在涌泉穴上,既能够降火,又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艾灸涌泉穴也可以。”
此外,对于秋天手脚冰凉的情况,在日常饮食上也要注意,尽量不要吃凉性食品,拿水果举例,梨子、柿子等凉性大,不宜多吃。同时,冷饮、过分刺激的辛辣食品也不建议吃,类似羊肉这样比较温补的肉类可以适当食用,另外则是根据气候的变化适量增添衣物。“如果体寒情况非常严重,可以到医院就诊治疗。”
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任海怡
责任编辑:杜宇